自從今年1月20日特朗普重新入駐白宮之后,針對中國的貿易政策就迅速成為其施政的核心領域。
在2月和3月期間,特朗普政府分兩次分別上調了10%的關稅,這使得美國對華平均關稅水平達到了42.1%;而到了4月2日,特朗普更是推出了所謂的“關稅自由日”計劃,再次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征34%的關稅。
面對這樣的壓力,中國于4月4日作出回應,宣布從4月10日起,對所有來自美國的商品加征34%的關稅作為反擊。
特朗普政府對此顯然十分不滿,隨即宣布追加50%的關稅,總關稅率因此飆升至驚人的104%。
不過,中方并未因此退縮,而是迅速展開了新一輪的反制措施。
除了將關稅提升至84%,中國還采取了一系列組合策略,包括限制稀土出口以及針對美國企業的精準制裁。
這一系列動作讓貿易戰迅速進入白熱化階段。
?——【·中國一手稀土牌卡住美國咽喉,然后穩住金融·】——?
在這場經濟博弈中,中國巧妙地打出了“稀土牌”,這一招堪稱致命。
中國開始管控向美國出口的釤、釓、鋱、鏑、镥、鈧和釔等中重稀土元素,直接擊中了美國高科技產業的關鍵點。
美國國防部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級官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這對我們整個供應鏈構成了極大的威脅。稀土對于我們的F-35戰機、精確制導武器以及衛星系統都是不可或缺的。”
一貫高傲的五角大樓也不得不承認,在這一領域他們對中國有著極高的依賴度。
這一精準制裁行動充分展現了中國儲備的深度,也讓特朗普政府意識到,在這場經濟對抗中,中國所掌握的資源遠比想象中豐富。
全球金融市場對這場不斷升級的貿易戰反應強烈。
令人驚訝的是,盡管最初市場陷入恐慌,但隨后中國股市卻連續兩天穩步攀升。
截至4月9日收盤,上證指數上漲1.31%,達到3186點,深成指上漲1.22%,創業板指上漲0.98%,香港恒生指數也上漲了0.68%。
這種反彈背后離不開中國政府的強力支持。
數百家A股上市公司紛紛宣布增持計劃,而“國家隊”的資金入場更是為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同一天,中國總理李強主持召開了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傳遞出穩定的信號。
會議明確表示,政府已經做好應對各種不確定因素的準備,并將適時推出新的增量政策,同時把擴大內需作為長期發展戰略。
這些舉措共同作用,有效穩定了市場預期,彰顯了中國應對外部沖擊的能力與決心。
隨著關稅水平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多位國際經濟學家警告稱,中美貿易正走向“實質性脫鉤”。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陳波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前雙方互加關稅的行為已經超出了經濟范疇,更像是陷入了一場情緒化的“數字游戲”。
按照目前的趨勢,除了特殊豁免和必需品之外,兩國之間的貿易量可能會接近于零。
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朱鋒則從戰略角度分析認為,中國的強硬反擊不僅體現了敢于斗爭的精神,同時也為未來的對話保留了空間。
任何解決方案最終都需要雙方共同妥協,而不是單純地通過不斷增加關稅來解決問題。
野村證券經濟學家陸挺的預測則更為悲觀:關稅戰的第一個真正戰場是金融市場,而股市只是開端,“最糟糕的情況可能還在后面等著我們。”
?——【·中國還有哪些底牌?五大精準反制措施浮出水面·】——?
除了已經公布的反制措施之外,中國手中還有多張王牌可以打出。
王牌之一:切斷芬太尼合作!
特朗普曾以芬太尼問題為由頭,對中國加征了20%的關稅,這一舉動顯得頗為荒唐。
畢竟,誰才是芬太尼的主要消費者?顯然是美國人。誰又在墨西哥大規模生產這種藥物?答案是美國黑幫組織。然而,中國卻被硬生生推到了風口浪尖,背負著不該承擔的責任。
實際上,中國完全可以選擇停止芬太尼相關的合作,看看特朗普如何向那些深受毒品危機困擾的美國家庭解釋這一切。
王牌之二:農產品限制令,直擊特朗普核心票倉!
試想一下,美國那些種植大豆、高粱的農民大多集中在哪些地區?沒錯,就是那些“紅州”。
這些地方恰恰是特朗普忠實的支持者群體。如果中國簡單地宣布“不再購買”,那么這些農民可能會拿著鋤頭直接沖到白宮門前抗議!
要知道,2024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大豆和谷物價值超過了130億美元。一旦切斷這條供應線,特朗普的支持率會受到怎樣的影響?那些農民肯定會對他說:“你的關稅政策讓我們陷入了困境!”
王牌之三:服務貿易大反擊!
2024年,美國通過服務貿易賺取了中國272.7億美元的收入。服務貿易具體包括什么呢?其實就是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服務內容:金融服務、法律咨詢、專利使用費等等。
中國完全可以表態:美國公司?抱歉,中國政府采購名單里暫時沒有你們的位置了!美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金融顧問?對不起,暫停合作吧!
這一招下去,華爾街那些西裝革履的精英們恐怕會立刻坐不住。
王牌之四:好萊塢電影被拒之門外!
好萊塢這些年在中國賺了多少?幾十億美元不在話下。
而現在,中國本土電影如《流浪地球》、《長津湖》等票房早已突破幾十億人民幣,完全不需要再依賴所謂的“好萊塢大片”!
既然好萊塢的存在可有可無,中國完全可以宣稱“好萊塢電影存在風險”,然后延長審核時間一年半載,這也算是合情合理吧。
王牌之五:知識產權大調查!
美國一直指責中國“竊取知識產權”,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美國企業在中國通過專利壟斷賺取了多少利潤?蘋果手機售價6000多元,成本又有多少?巨大的差價究竟進了誰的口袋?
中國完全可以啟動一場針對美國企業的知識產權調查,看看這些企業是否存在壟斷行為,是否在中國市場獲取了不正當的超額利潤。
這些潛在的手段如同隱藏在暗處的棋子,隨時可能被投入戰斗,給對方帶來意想不到的壓力。
?——【·貿易戰影響擴散全球·】——?
中美貿易戰的沖擊波已經蔓延至全球經濟體系,據估計,美國的關稅政策將導致全球進口下降近30%,約9900億美元。
歐盟已宣布將對美國商品征收報復性關稅,而澳大利亞、巴西等國的農產品出口商則看到了替代中國市場的機會。
甚至連華爾街的巨頭也開始公開反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
著名金融家比爾·阿克曼將特朗普的關稅措施比喻為對全世界發動“經濟核戰爭”,并警告特朗普正在失去全球商業領袖的信任。
數據顯示,關稅將使美國家庭稅后收入平均減少1.5%,每戶平均增稅超過1500美元。
所謂“讓中國買單”的說法,實際上只是一場政治騙局。
盡管戰火四起,但雙方似乎都在為未來的談判預留空間。
在宣布最新的反制措施之前,中國國務院新聞辦發布了一份白皮書,一方面表達了“奉陪到底”的堅定決心,另一方面也釋放了通過談判解決爭端的積極信號。
回顧特朗普第一任期的貿易戰,最終還是以2020年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暫時緩解了緊張局勢。
歷史或許會重演,但這需要雙方找到既能保全面子又能維護實質利益的解決方案。
正如陳波所說,對于商人出身的總統特朗普而言,達成交易總比沒有交易要好。
當前的局面對中美雙方都造成了巨大的傷害,顯然并非特朗普的最佳選擇。
中國目前實施的84%關稅,使談判籌碼更加對等,為未來的談判創造了條件。
透過表面的關稅數字,這場貿易戰實際上反映出了大國競爭背后的深層邏輯。
它早已超越了貿易領域,擴展到科技、金融、教育和人文交流等多個方面,標志著中美關系的全面調整。
對美國來說,關稅是一種遏制中國發展的工具;而對中國而言,反制則是捍衛國家發展權益的必然選擇。
在這場無聲的較量中,中國展現出的經濟韌性和戰略定力贏得了全球的關注。
“做強做優國內大循環”、擴大內需、結構調整等戰略正成為中國應對外部挑戰的關鍵所在。
相較于特朗普第一任期的貿易戰,如今的中國準備更加充分,反應更加迅速,策略更加精準。
這場貿易戰未來會如何發展?是繼續升級還是會回歸理性?答案將取決于雙方的戰略智慧和政治決策。
無論如何,中國已經用實際行動表明:面對挑戰,既敢于斗爭,也善于斗爭;既能堅持到底,也不會忘記留出對話的空間。
這或許是這場經濟對決中最值得關注的信號。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