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在中南海的辦公室里傳出一陣拍桌子的聲音,站在門口的警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該怎么辦。結果沒一會兒,聲音就消失了。
顯然毛主席的氣已經消了,而董其武將軍也從辦公室走了出來。
他來時臉上愁云慘淡,離開中南海時面帶微笑,像是放下了心中的重擔。
董其武將軍到底因為什么事來找毛主席?為何兩人的態度不一呢?
綏遠起義
抗日戰爭結束之后,老蔣不顧還未恢復的國力,公然撕毀協定,決定發起內戰。
董其武、傅作義頗為無奈,只能奉命駐守綏遠。當時董其武可以說是傅作義部隊的后方根據地,也是傅作義的“后路”。
二人帶領部隊給我軍造成了巨大的麻煩,毛主席針對這一情況,決定先從北平入手,若是能將傅作義勸動,那其他將領很有可能也會動搖。
其實當時傅作義、董其武等人也受到了老蔣的懷疑,畢竟當初他們之前與我黨交好。
現在國民黨節節敗退,老蔣不得不將“希望”壓在傅作義的身上。
在極大的壓力下,傅作義只能將自己的六十萬大軍部署在張家口等地,其實已經做好往綏遠撤退的計劃。
而我黨則決定采取圍而不打的方式,爭取和平起義。一方面派遣我黨人員對傅作義進行勸說,其中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在其中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另一方面,東北、華北野戰軍從北、西、南三個方向朝傅作義的大本營進軍,最后甚至突破了最后的防線——天津。
正是這一步,讓傅作義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只能選擇與我黨簽訂協議和平起義。
待傅作義起義消息傳出后,董其武震驚不已,他究竟該何去何從?
兩難抉擇之下,董其武決定去找傅作義,詢問他之后到底該怎么做。
而傅作義也表示,如今國民黨敗勢已顯,最好的出路便是起義。
聽到這里,董其武心緒萬千,回到綏遠之后,他便向我黨去了一封信,詢問若是真的起義,那該如何起義,畢竟他們的身邊還有許多老蔣派來監視的人。
而毛主席也作出了自己的回應,表示既然是綏遠起義,那就用綏遠的方式起義。
也就是說,跟北平一樣,等董其武將綏遠的工作全部準備好,再進行起義也可以。
聽到我黨的想法,董其武激動不已,心中有了更加清晰的方針。隨后董其武還將綏遠各界的重要人物聚集起來,共同簽訂了一份和平協議。
老蔣得知后頓時大怒,派人暗中阻撓,甚至在綏遠城中搞破壞,但董其武他們絕不讓步,最終在9月份的時候宣布和平起義。
在這之后,董其武率領著軍隊加入到解放軍中,與曾經的同事,現在的對手進行作戰。直到解放戰爭的勝利,董其武在其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而在抗美援朝爆發之后,董其武又被任命為志愿軍第23兵團司令員。當時還是中央點將,眾人一致同意董將軍入朝。
剛剛入朝,他們并沒有上戰場,而是投入到修建機場的任務當中。
當時戰火連天,可能一不小心就被聯合國軍的飛機轟炸,就是冒著這樣的風險,23兵團成功在三個月內將三座機場建成,為志愿軍飛機的起飛降落提供便利。
他們付出了血的代價,向大家證明了23兵團的英勇。
而回國之后,他依舊沒有停下腳步,致力于國家的建設,又作出了諸多貢獻……
起義將領
1955年,首次授銜即將開始,在中央擬定的授銜方案中,一批起義將領赫然在列,而董其武將軍則被授予上將軍銜。
得知這個消息后,董其武在會上表示上將軍銜還是太高了,接受授銜的陳明仁等將領都曾作出巨大貢獻,而他能有現在這個職位已經十分不錯了。
眾人卻不同意他的說法,以他的資歷即便是放在我軍應該也是這樣的結果。
他們爭執不下,只能向毛主席說明這一情況。而毛主席只說了一句,那就是董其武不可不授上將軍銜。
聽到毛主席的答復后,董其武感動不已,一晚徹夜未眠,隔天在見到楊成武后,連喊幾聲“毛主席偉大”。
而跟他有一樣感受的還有傅作義將軍,他在此次授銜時也被授予了上將軍銜,但毛主席卻說,授予他上將軍銜還是委屈他了。
畢竟他曾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作出巨大貢獻,還促進北平和平起義,若是按照這樣的資歷來說可以授予大將軍銜。
不過,由于其起義較晚,在評定時間上相差較近,所以只能授予上將。
不僅如此,周總理還親自來找傅作義,向其解釋這方面的原因。
傅作義卻十分感動,能夠得中央如此照顧,不管授什么軍銜,他都接受。
在我黨的關照下,董其武、傅作義將軍有機會在中央任職。而接受了我黨思想的董其武還迫不及待地寫下了入黨申請書,希望能夠用余生為國效力。
但因為某些原因,這份申請并未通過。
董其武也并沒有氣餒,而是選擇繼續努力,想要達到我黨的標準,因此他在工作中更加積極了。
他每天都埋頭于工作當中,致力于國家的政治工作,時刻關注著軍隊與人民的情況。因此,他書桌上的文件每天都有一大堆,熬夜都有可能看不完。
1956年的某一天,董其武將軍像往常那樣查看文件,結果發現了幾封信。
他隨即打開信封,閱讀起了里面的內容。沒一會兒,董其武將軍的臉拉了下來,眉頭緊蹙,似乎是發生了什么大事。
原來信里的內容是有關起義將領建國后的待遇問題。他這才之后,原來除了他們這些人能夠為國家效力之外,一部分起義將領因為身份原因并未得到應有的待遇。
接二連三的信件讓董其武憂心不已,他決定過幾天去找毛主席,即便是被說一頓,他也要為他們討個說法。
幾天后,他急匆匆趕到了中南海,見到了毛主席。
因為身份的原因,董其武剛開始還有說不出口,臉上愁云慘淡。但在主席的勸說下,董其武才將事情緣由說了出來,對此主席又是什么反應呢?
有求必應
在董其武看來,這些起義人員是相信我黨才會作出起義的選擇的。
但因為身份的原因,遭到了一些不應有的待遇,這實屬不該,應該立馬解決。這樣才能挽回我黨在他們心中的形象。
聽到董其武將軍的訴求之后,毛主席也十分重視,憤怒表示這肯定是下面的人搞錯了,一定會改!
如此保證之后,毛主席還將那些信一一看完,并命令有關部門進行調查,并解決這些起義將領的待遇問題。
不僅如此,他還強調要做好這方面的工作,不能因為身份的原因搞區別對待。
聽到主席的答案,董其武心中的大石頭終于落下了。但他還是時刻關注著起義人員的生活,還曾向他們詢問境況如何。
在晚年的時候,他還積極承擔起有關起義人員政策的落實問題。
由于腿腳不太方便,他只能向眾人說明自己的住址,方便這些人前來詢問。每當有一個人來的時候,他就會詳細訴說我黨的政策,防止這些人有不滿的情緒。
當得知有些人生活比較困難的時候,董其武還自掏腰包,幫助其解決生活、工作上的問題,并竭盡全力解決他們遇到的困難。
他對我黨、對戰友、對人民十分寬容,將微薄的工資全都用到了這上面,而對于自己的家人卻十分“吝嗇”。
對于自己的家人,董其武總是嚴格要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利用他的身份搞特殊,要走到群眾中去,堅決不能麻煩中央。
就連中央配給他的車與司機,也只有到了去遠處開會的時候才會用,就算有急事,董其武也不會用到司機。
起初,家人還有些不理解,但久而久之,他們也被董其武的以身作則所影響,兒女們也向父親看齊,長大之后從事各行各業,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看著兒女們都在為國家奮斗,垂垂老矣的董其武將軍感慨不已,如今他只有一個愿望了,那就是加入我黨。
從第一次寫入黨申請書,到1980年已經過去了二十幾年,他懷著激動不已地心情,鄭重地寫下了申請書。
不過,因為職位的原因,他依舊未能如愿。但其實在許多人的心里,他早就成為了我黨的一份子,即便是沒有這個身份,依舊是同行的伙伴。
但董其武依舊沒有放棄,在兩年之后,他再次申請,成為了有著2年黨齡的我黨成員。那一刻他激動得熱淚盈眶,他終于做到了!
董其武將軍用后半生踐行對我黨的信仰,他的信念、他的精神將會永遠激勵著后世前行,值得后世贊譽!
參考文獻
【1】董其武:國民黨上將到共產黨上將,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3年07月23日。
【2】董其武,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3】毛主席曾堅決不同意國民黨起義將領董其武的“降銜”請求,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4年12月02日。
【4】開國上將董其武的傳奇人生,中國軍網,2022年01月05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