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洲)近日,計世資訊發布《2024-2025年中國國產智算云服務市場發展狀況研究報告》。報告顯示,中國電信天翼云在產品技術能力和市場及戰略能力維度均全面領先,位列中國國產智算云服務市場領導者象限榜首。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為云服務國家隊,中國電信的天翼云已打通全鏈路國產化能力,為全國的智能算力供給夯實了底座基礎;憑借持續技術創新與優化,天翼云不斷打造強勁的向“新”動力,有力地推動著區域數字化轉型邁向新高度,為各地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活力。
天翼云打通全鏈路國產化能力
當前,我國人工智能與智算產業正以迅猛之勢加速落地,大模型技術如同春風般廣泛滲透至各個領域。在這樣的時代浪潮下,各行業用戶對于智能算力、部署環境、成本控制以及安全合規等方面的需求與日俱增。傳統的計算模式已難以滿足這些多元化且高標準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國產智算云服務憑借其獨特優勢,脫穎而出,成為眾多用戶的理想之選。
隨著智算云服務技術的持續演進,這一領域呈現出諸多令人矚目的核心特點,“一云多芯、一云多態、一云多算”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這些特點不僅彰顯了智算云服務的強大適應性和創新性,更為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支撐。
在國產化適配方面,中國電信的天翼云無疑是行業的佼佼者。它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力支持“一云多芯”戰略,經過不懈努力,現已圓滿完成與主流國產芯片、服務器、操作系統的適配工作,成功打通全鏈路國產化能力。這意味著我國在云服務領域擁有了自主可控的技術體系,極大地提升了產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在云安全方面,天翼云創新了云原生安全防護技術,其充分運用中國電信云網融合優勢,打造安全防護技術,就近部署云網安全防護能力池,形成全球領先的風險態勢感知分析和云安全縱深防御體系。全面推進信創云建設,積極開展國產化生態適配工作,不斷提升國產化云服務可靠性,形成省、市、縣一體化信創云售后及運維保障能力。
中國電信聚焦技術創新,夯實算力底座
在AI產業的發展中,算力是激活數據要素價值、推動AI技術落地應用的基礎底座。近年來,人工智能的發展帶來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長。根據國際咨詢機構IDC發布的《2025年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2024年,中國人工智能算力市場規模達到190億美元,同比增長86.9%,預計2025年將達到259億美元,同比增長36.2%。
目前,中國電信等多家通信領域央企已然成為智能算力供給的重要力量。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中國電信的智能算力部署規模達到了35EFLOPS(每秒進行百億億次浮點運算),此外,中國電信還通過打造智算平臺,面向社會開放公益性算力基礎服務。
中國電信天翼云自主研發的息壤平臺成功攻克了算力插件、算力網關、算數協同等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實現了自有算力與第三方算力、云邊端算力的統一封裝和訓推協同。這一突破使得天翼云能夠為用戶提供無差別的統一智算產品和服務,打破了以往算力資源分散、標準不統一的困境。
今年年初,天翼云還以息壤為核心,率先完成與DeepSeek-R1/V3系列大模型的深度適配,實現“國產模型+國產算力+國產云服務”全產業鏈閉環,成為國內首家實現DeepSeek模型全棧國產化推理服務落地的運營商級云平臺。其中,天翼云息壤智算平臺、GPU云主機、AI云電腦等均已完成與DeepSeek深度適配與優化,實現技術、資源的連接與共享。
如今,息壤平臺已吸引了50家算力合作伙伴的積極加入,自有和接入的智能算力高達62EFLOPS。如此龐大的算力資源匯集,讓“息壤”成為了為全社會提供高效、穩定智算服務的國家云平臺新形態。它就像一座堅實的橋梁,連接著各方算力資源與各行業的需求,引領著各行業邁向更加數智化的未來。
除了提供智算供給,中國電信也成為人工智能關鍵技術創新的策源地。2024年,中國電信人工智能研究院(TeleAI)揭牌成立,TeleAI的科研團隊重點聚焦智傳網(AI Flow)方向研究,并基于此在大模型、智能體、智能光電(包括具身智能)、AI治理等領域取得不少突破。
智算產業升級,助力區域數字化轉型發展
作為各地信息化建設的主力軍,中國電信在云計算、算力、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業務上不斷深入探索,落實國家新質生產力發展布局,向“新”提質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基于領先的國云底座,中國電信賦能的智算場景應用已在多個領域落地標桿案例。
面對DeepSeek等前沿AI技術的快速演進,在重慶,中國電信以前瞻性資源儲備和生態化協同機制,迅速聚合全市地推網絡、專業公司能力及屬地化智算MSP服務團隊,依托“全域響應、敏捷交付、場景深耕”三位一體能力,打造“API接入-私有化部署-場景開發”三位一體服務,在醫療等多行業領域掀起顛覆性變革。例如,通過構建行業級AI中樞,為多家三甲醫院打造電子病歷質控系統,實現病歷規范性審查準確率提升,降低醫療糾紛風險。
在新疆疏附縣托克扎克鎮中心小學,“天翼云課堂”深受師生們歡迎,副校長李建新說:“有了信息化平臺,實現直播課程從中心小學直接開至村級小學,讓兩個學校的同一年級上同一節課,對縮小教育資源有很大幫助。”為拉近城鄉教育資源的差距,疏附縣教育局與中國電信新疆公司合作推進校園信息化,利用電信的云計算、大數據、5G等移動通信技術構建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帶動全縣所有學校具備直播課堂、多媒體教學功能,實現縣級網絡教研平臺互聯互通及本地資源共享。疏附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張斌介紹,目前電信網絡已通達疏附縣各個鄉鎮和學校,所有班級的班班通設備都連接上電信網絡,借助網絡和天翼云課堂,可以讓優秀學校的教育資源共享到全縣其他學校。
低空經濟近年來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熱詞”,被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熱度持續攀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湖北武漢,東湖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在全國率先開設低空經濟服務窗口。“東湖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的‘大腦’就放在光谷云上。目前,該中心包括低空經濟服務窗口在內,共有244個辦事窗口,每年的辦理量超過200萬件,‘一朵云’極大助力政務服務效能提升。”武漢電信東湖高新區分公司云網運營總監楊軍稱。據了解,目前,中國電信中部智算中心正大力推動應用在多場景落地,其服務的頭部客戶包括阿里、騰訊、金山云、交通銀行、湖北省衛健委等近二十家。最近一年來,該中心又承接了武漢市東湖高新區“湖北科創供應鏈天網平臺”、武漢葛化集團有限公司“武漢新城”城市大腦、無人機平臺等重大項目。
以科技創新為引擎,中國電信將持續升級智算能力,驅動區域數字化轉型發展。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我們的生活將向更加智能、便捷的方向邁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