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近期宣布對全球征收“對等關稅”,讓國際貿易格局再次陷入緊張之中。然而,這一舉動卻在無意間推動了中日韓三國加速自貿協定(FTA)的談判進程。
【中日韓就推進自貿協定一事達成共識】
日前,三國經貿部長舉行了五年來的首次會談,并一致同意加快中日韓自貿協定的談判步伐。如果這一自貿區得以建立,不僅將極大促進東亞經濟一體化,也將讓中國特別是山東省成為最大受益者。
中日韓三國自貿協定的談判可以追溯到2012年。然而,由于政治關系的不穩定,以及日韓對美國政策的顧慮,該談判一直進展緩慢,甚至在2019年后幾乎陷入停滯。然而,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顯然成為了一種“倒逼”力量,讓日韓不得不重新審視與中國的經貿合作。
過去幾年,美國一直以“盟友優先”為口號,但實際上卻不斷利用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損害盟友利益。例如,特朗普對日本和韓國加征鋼鐵和鋁產品關稅,使日韓經濟受損。而如今,他的“對等關稅”政策更是讓日韓深刻意識到,美國的貿易政策極具不確定性。
面對這一局面,加強與中國的合作成為日韓降低風險、確保經濟安全的現實選擇。
如果中日韓自貿區正式成立,中國最直接受益的地區無疑是山東。山東省地理位置優越,正處于東亞經濟圈的核心區域,與日韓的經貿聯系長期密切。
首先,山東的港口群優勢明顯。青島、煙臺、威海等港口均是對日韓貿易的主要窗口。如果自貿區落地,這些港口的貨物吞吐量勢必迎來大幅增長,從而提升物流效率,降低貿易成本。
【中日韓自貿協定落地將極大推動山東發展】
其次,山東本身已具備完整的產業鏈。山東在汽車、電子、機械制造、化工等領域與日韓企業有深厚的合作基礎。例如,青島的海爾與韓國三星、LG在家電產業上已經形成競合關系,而煙臺的汽車產業與日本企業合作緊密。
一旦中日韓自貿區打破關稅壁壘,日韓的高端制造業投資很可能向山東進一步集中,形成完整的跨國產業鏈。
第三,山東的消費市場潛力巨大。日韓產品在山東市場本就有極強的競爭力,如日韓品牌的化妝品、汽車、電子產品在山東市場比較受歡迎。自貿區的建立將進一步降低日韓商品的價格,提高山東乃至全國消費者的購買力。
因此,有觀點認為,山東將成為中日韓自貿區的“最大贏家”,甚至有人戲稱“魯爺”(山東的別稱)即將橫空出世,成為東亞經濟合作的關鍵引擎。
當然,美國不會坐視中日韓自貿區的推進。作為日韓的長期盟友,美國一直試圖將日韓牢牢綁在其印太戰略框架內,防止兩國在經濟上過度依賴中國。
其中,日本受到的壓力尤為明顯。日本政壇流傳著一句話:“8樓只要跺一跺腳,整個永田町(日本國會所在地)都要發抖”。這里的“8樓”指的是東京地檢特搜部,這個部門長期以來被認為與美國關系密切,專門調查政治人物的經濟問題,甚至被部分輿論稱為“美國的東廠”。
【韓國政壇對華政策依舊存在變數】
雖然無法證實東京地檢特搜部與美國之間的直接聯系,但日本歷屆政治人物只要試圖擺脫美國掌控,往往都會遭遇調查甚至被迫下臺。這使得日本政府在對華政策上始終保持謹慎,不敢輕易挑戰美國的意志。
至于韓國方面,當前韓國政壇目前還處在一片混亂之中,尹錫悅被彈劾下臺,下一任總統尚未確定,其對華政策也存在諸多變數。因此,短時間內,中日韓自貿協定的推進依舊面臨著一些阻礙。
不過,從當前趨勢來看,其落地的可能性已大幅上升。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已經讓日韓深刻認識到:美國并不是一個可靠的經濟伙伴。在此背景下,日韓加強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實際上是一種經濟上的理性選擇。
總的來說,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不僅未能遏制中國,反而加快了東亞經濟合作的步伐。面對這一趨勢,美國未來可能采取更激進的措施阻撓日韓與中國的合作,但經濟規律終究不可違。
中日韓自貿區的成立,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