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龍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煙葉產業正蓬勃發展,成為拉動當地經濟、助力農民增收的關鍵力量。近年來,安龍縣精準施策,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打出一套煙葉發展“組合拳”,讓煙農的“錢袋子”越來越鼓。
模式創新:開啟多元增收新路徑
安龍縣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大膽探索創新煙葉種植模式,為煙農開拓出更為廣闊的增收天地。一方面,積極推廣“烤煙+N”的立體種植模式,以煙為主導,巧妙融合其他農作物種植,推動“煙+非煙”產業協同發展。在春潭街道烤煙種植產業帶,煙農們在烤煙采收完畢后,利用閑置土地和剩余肥力種植蔬菜、豆類等短期作物。煙后套種的蔬菜不僅生長周期短、市場需求旺,而且借助烤煙種植期間積累的精細管理經驗,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品質上乘,一經上市便備受青睞,為煙農帶來每畝數千元的額外收入。這種一年兩季、一地兩用、一田雙收的種植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產出效益。
烤煙+花菜接茬輪作。
另一方面,安龍縣大力發展規?;N植、集約化經營,通過搭建土地流轉平臺,引導農戶以土地入股、轉包等形式,將零散土地集中起來,交給專業合作社或種植大戶統一經營。錢相街道創新推出“村委會+合作社+煙農”的聯動模式,村委會發揮組織協調優勢,合作社提供技術、農資等全方位服務,煙農負責田間勞作,三方緊密協作,實現了100畝以上連片種植面積占比高達85%。規?;N植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增強了市場抗風險能力,讓煙農穩定增收有了堅實保障。
科技賦能:解鎖煙葉增效新密碼
在安龍縣煙葉產業發展進程中,科技元素的深度融入為煙葉品質提升和煙農增收注入了強大動力。
育苗階段,全縣依托專業烤煙合作社,全力打造標準化育苗基地,廣泛推廣托盤育苗新技術。47個布局合理的育苗點如同47個“煙葉搖籃”,技術人員科學把控每一個育苗環節,從嚴格的裝盤播種、間苗補苗、剪葉刮根到嚴密的病蟲害防治,從精準的溫濕度調控到精細的“一日三巡”苗床管理,安龍縣始終立足于“嚴”,著眼于“精”,用心于“細”,確保培育出根系發達、莖稈粗壯的優質煙苗,為煙葉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自動噴淋烤煙大棚育苗。
面對春旱嚴重缺水這一制約煙葉生長的瓶頸性難題,錢相街道率先行動,大面積推廣烤煙節水滴灌技術。通過鋪設滴灌管網,將水和肥料精準送達每一株烤煙根部,既實現了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又減少了人工施肥的工作量,達到省水省工、節肥增效的顯著效果。今年,該街道實施滴灌的烤煙面積已突破8000畝,同時新修小水窖20個,進一步完善了灌溉系統,煙葉產量和質量得到雙提升,煙農收入水漲船高。
此外,安龍縣還積極擁抱數字時代,全力推進“數字煙田”建設。借助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煙農坐在家中就能實時掌握煙田的土壤墑情、氣溫濕度、病蟲害情況等關鍵信息,實現精準施肥、科學灌溉、智能防控病蟲害,種植管理效率大幅提高,煙葉品質更上一層樓,經濟效益自然顯著提升。
陽光收購:護航煙農收益新業態
收購環節是煙農實現豐收成果轉化為實際收入的關鍵節點,安龍縣始終將保障煙農利益放在首位,堅持公平公正、公開透明收購煙葉。每到煙葉收購季,全縣嚴格遵循“入戶預檢、提前預約、集中運輸、批量交售、驗證入點、密碼收購、承諾服務”的規范化流程操作。在預檢環節,工作人員深入農戶家中,手把手指導煙農對煙葉進行初分打捆,確保預檢到位率和合格率,有效提升煙葉純度,為后續順利交售打下良好基礎。
煙葉精準收購。
收購站點更是將公平公正公開做到極致,嚴格執行“合同收購、電子結算”制度,嚴禁任何形式的“人情煙、關系煙”。收購紀律、標準、價格等信息全部張貼在顯眼位置進行公示,接受廣大煙農的全程監督。同時,加強市場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非法收購煙葉行為,維護正常收購秩序,確保每一位煙農的辛勤勞動都能得到應有的回報。
安龍縣通過打出這一套涵蓋種植模式創新、科技深度賦能、陽光收購保障的“組合拳”,煙葉產業發展蒸蒸日上,煙農增收致富之路越走越寬,為鄉村振興繪就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圖/文 陳思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