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024年度全球最為繁忙客運機場數據公布,翼哥根據百強機場榜單情況做個簡要的分析。
一、大洲分布:亞洲、北美、歐洲占優
亞洲:來自14個國家共47座機場。
中國:21座
印度、日本:4座
土耳其:3座
阿聯酋、韓國、沙特、泰國、越南:2座
卡塔爾、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1座
土耳其從地理上來看,大部分位于亞洲,不過土耳其自認為是歐洲國家。
北美:3個國家共27座機場
其中美國獨占24 座,加拿大1 座,墨西哥2座。
歐洲:13個國家共21座機場
英國:4座
西班牙:3座
法國、德國、意大利:2 座
荷蘭、俄羅斯、葡萄牙、愛爾蘭、丹麥、希臘、奧地利、瑞士:1 座
亞美歐三大洲就占了95%。
大洋洲2座 ,均來自澳大利亞
南美洲座:巴西、哥倫比亞各1座
非洲:埃及1座
亞洲機場數量最多,憑借中國、日本、印度等國家,既有老牌經濟強國、也有新興市場國家,亞洲整體航空業蓬勃發展,在全球航空運輸格局中占據重要地位。
北美以美國為主導,成熟的航空運輸體系支撐起眾多繁忙機場。
歐洲發達國家較多,國家疆域相對較小,依托區域內緊密的經貿和旅游往來,機場繁忙程度也較高。
此外,中東地區值得關注,地處交通要道,航空樞紐網絡打造尤為成功,共有8座機場進入百強榜單,其中土耳其:3座、阿聯酋 2 座、沙特阿拉伯 2 座、卡塔爾 1 座。
二、國家分布:中美半壁江山
中國:共21座機場(含港澳臺),占比21%。
前十名中有上海浦東(第 10 名) ,廣州白云(第 12 名)、北京首都(第 16 名)也處于相對靠前位置 。
香港、臺北機場分列第32、51位。
美國:共24座機場,占比24%。
前十名占 4 席,亞特蘭大第 1、達拉斯 - 沃思堡第 3、丹佛第 6、奧黑爾第 8。
美國在機場數量和頭部機場競爭力上占優,中國民航業發展迅速,機場數量較多,但在頂級航空樞紐的影響力上與美國存在差距,仍有提升空間。
其他國家是印度、日本、英國各4 座。
三、競爭激烈、差距微弱的機場
不僅是我國國內航空樞紐競爭非常激烈,從全球來看,許多航空樞紐競爭也非常激烈。
第7名伊斯坦布爾(8007萬)vs第8名奧黑爾(8005萬):差距僅 0.02%。
第42名重慶江北(4868萬)vs第43名休斯敦(4845萬):差距 0.47%。
第44名杭州蕭山(4805萬)vs第45名上海虹橋(4794萬):差距 0.23% 。
部分相鄰排名機場間吞吐量差距極小,航空運輸市場競爭態勢緊張,運營策略、航線調整等細微變化都可能影響機場排名。
四、值得關注的機場
亞特蘭大(ATL):長期霸主。
連續多年全球第一,吞吐量 10806.8 萬,遠超第二名迪拜。
作為美國國內重要的航線樞紐,航線網絡極為發達,國際中轉業務持續增長,在全球航空運輸中地位穩固。
迪拜(DXB):國際霸主。
在超越倫敦希斯羅之后,就一直是國際第一航空樞紐,國際旅客吞吐量遙遙領先。
中東核心樞紐,吞吐量 9233.2 萬,依托地理優勢連接歐亞非。
盡管面臨周邊機場如多哈、阿布扎比等的競爭,但憑借完善的服務和龐大的航線網絡,仍保持較高的旅客吞吐量。
伊斯坦布爾(IST):歐亞中轉站,排名從往年十名外躍升至第 7。
作為歐亞之間的重要中轉站,近年來發展迅速,排名大幅上升,在國際航空運輸中的戰略地位愈發重要。
德里(DEL):全球第9,力壓浦東機場一頭。
印度最大機場,吞吐量7782.1 萬(第9名),增速顯著。
印度航空市場潛力巨大,但基礎設施需進一步升級。
隨著印度經濟發展和航空市場的逐步開放,德里機場旅客流量不斷增加,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仍需持續提升以滿足需求。
成都天府(第29名):中國西部樞紐,增速快于雙流機場(第 73名)。
作為中國西部新的航空樞紐,發展迅速,旅客吞吐量增長較快,有望進一步提升在國內和國際航空運輸中的地位。
全球航空格局中,中美在機場數量和繁忙程度上占據重要地位。
亞洲新興市場不斷崛起,頭部機場憑借自身優勢地位穩固,而中游機場間競爭激烈。
各樞紐機場需不斷優化運營管理、升級基礎設施等,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變化的航空運輸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