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館藏珍貴文物圖錄
編著者:中國現代文學館 編
ISBN:978-7-5013-8517-1
定價:320元
裝幀:精裝
開本:大16開
內容簡介
中國現代文學館是1981年由巴金先生倡議創立、1985年正式落成的國家一級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文學博物館。中國現代文學館收集、保管中國現當代文學書籍、期刊、手稿、書信、字畫等藏品98.04萬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43件,是中國現當代文學文獻的寶庫,也是中國文學界與世界溝通的窗口。中國現代文學館館藏不僅有巴金、郭沫若、茅盾、老舍等文學巨匠的重要手稿,也有齊白石、傅抱石、李可染、黃賓虹等著名畫家的經典畫作,以及一代藏書大家唐弢的絕版藏書等。本書將這些館藏一級文物精粹裝幀印冊出版,既可以供讀者賞悅,也是對這些先賢的致敬。
編輯推薦
《中國現代文學館藏珍貴文物圖錄》擷取中國現代文學館藏89種100件國家一、二級文物菁華。這些承載著文學巨匠生命溫度的手澤——或為字字推敲的創作手稿,或為大師往來的書畫贈答,或為版本珍稀的初版典籍,抑或為記錄歷史細節的作家遺物,它們不僅是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生動注腳,更為文學研究、黨史鉤沉、社會思潮探源提供了珍貴實證。
本書重視裝幀設計。深藍色外封搭配湖藍色燙金書脊,外封上點綴著金色的齊白石畫作《蛙聲十里出山泉》和茅盾《子夜》(《夕陽》)手稿,呈現出浮光躍金的視覺美感。內封采用布面設計,觸感細膩,彰顯質感。內頁排版簡潔大氣,整體以白與棕的色調為主,既凸顯了歷史沉淀的厚重感,又為讀者營造了舒適的閱讀體驗。內頁中精選的館藏珍品圖片與文字介紹,不僅讓藏品以鮮活之姿躍然紙上,更讓讀者仿佛置身于文學與藝術交織的歷史長河中,得以觸碰到每一份藏品背后的靈魂與溫度。無論是從內容還是設計上,本書都極具收藏價值,是文學愛好者、藝術鑒賞者以及收藏家不可錯過的珍品。
本書附贈巴金《保衛世界和平簽名本》書冊,該書冊展示了許多名家的簽名。
內頁欣賞
前 言
1985 年 1 月 5 日,在中國作家協會第四次代表大會上,中國現代文學館宣告成立。它是中國作家協會主管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是國內最早、世界上最大的文學類博物館,是中國作協和文學界的寶庫和窗口。
四秩春秋,文脈綿延;薪火相傳,新章再啟。中國現代文學館自創立以來,始終肩負守護文學火種、傳承文化根脈的使命,歷經歲月淬煉,已經成長為一座融圖書館、檔案館、展覽館、博物館、研究機構與作家故居于一體的世界級文學圣地。2024 年 5 月榮膺“國家一級博物館”稱號。
四十年間,文學館以 46 畝方寸之地,筑起 3 萬平方米的精神殿堂。98.04 萬件藏品如星河璀璨:文學大家的墨跡猶存溫度,手稿靜訴衷腸,信札流淌情誼,143 件國家一級文物與 145 座作家文庫,構筑起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的立體圖景。這里的一紙一硯,皆是文人風骨的見證;一書一畫,俱為時代脈搏的刻錄。茅盾故居的青磚黛瓦間,回蕩著創作的熱望;作家書房的光影流轉中,躍動著經典的重生。從手稿的修復保護到文物的數字活化,從學術期刊的深耕到文學現場的活躍,文學館始終以改革創新之姿,踐行“讓文物活起來”的時代命題。
為獻禮四十周年,我們傾心編纂《中國現代文學館藏珍貴文物圖錄》,擷取館藏 89 種 100 件國家一、二級文物菁華。這些承載著文學巨匠生命溫度的手澤——或為字字推敲的創作手稿,或為大師往來的書畫贈答,或為版本珍稀的初版典籍,抑或記錄歷史細節的作家遺物,不僅是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 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生動注腳,更為文學研究、黨史鉤沉、社會思潮探源提供了珍貴實證。同期推出的《歌以詠志 星漢燦爛:新時代文學成就展》《阿英日記手稿》《書海一勺:民國書衣 300 品》等系列出版物,以及《推開文學之門》《欲書花葉》等文創雅品,皆以當代語匯激活文化記憶,讓文學遺產走出庫房,融入生活。
從“藏之名山”到“傳之世間”,文學館的萬千珍藏,凝聚著數代作家、學者及其家屬化私為公的文化胸襟。每一件無償捐贈的文物背后,都是一段文壇佳話:或是創作困頓時的孤燈執守,或是風雨如晦中的肝膽相照,這些深藏于紙頁間的精神密碼,終將在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的雙軌傳承中,化作滋養民族心靈的文化基因。作為全國文學館聯盟發起和秘書長單位、中國博物館協會文學博物館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我們深知,守護這些文明星火,既是對歷史的致敬,更是對未來的承諾。
當前,我們正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以堅定的文化自信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這部圖錄的出版,不僅為學術研究樹立價值坐標,更將助力文學精神在當代社會生根發芽。我們期待,當讀者凝視手稿上的修改痕跡,觸摸書信中的家國情懷,品味書畫合璧的妙趣時,能真切感知中華文脈的蓬勃律動。讓文物說話,讓歷史鮮活,讓文學的溫度穿越時空——這正是中國現代文學館堅守四十載的初心,亦是我們建設文化強國戰略目標的宣言。
謹以此書,獻給所有為中國文學事業嘔心瀝血的先賢,致敬每一位在文化傳承發展之路上篤行不怠的同道。愿這座永不落幕的文學圣殿,永遠閃耀著屬于一個民族的精神之光。
王??軍
2025 年 1 月 5 日
目 錄
滑動查看全部目錄
第一部分
館藏一級手稿
No. 1
林紓《巴黎茶花女遺事》初刻本
二
No. 2
林紓《神窩》譯稿
四
No. 3
茅盾《子夜》手稿
六
No. 4
巴金《家》修改稿
八
No. 5
卞之琳《裝飾集》手稿
一〇
No. 6
盛成《臺兒莊紀事》手稿
一二
No. 7
王禮錫《筆征日記》手稿
一四
No. 8
朱自清《詩言志辨》手稿
一六
No. 9
陽翰笙《天國春秋》手稿
一八
No. 10
陳企霞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邀請函
二〇
No. 11
聞一多《九歌(古曲翻新)》手稿
二二
No. 12
茅盾《鍛煉》手稿
二四
No. 13
老舍《四世同堂》手稿(第一、二部)
二七
No. 14
陳獨秀《小學識字教本·自序》手稿
二八
No. 15
馮雪峰《雪峰寓言》發排稿
三〇
No. 16
鳳子《名人題簽本》
三二
No. 17
巴金《保衛世界和平簽名本》
三四
No. 18
巴金《紅花》譯稿
三七
No. 19
巴金《朝鮮前線采訪筆記本》
三八
No. 20
巴金《赴朝日記》手稿
四一
No. 21
杜鵬程《保衛延安》手稿
四二
No. 22
楊沫《青春之歌》手稿
四四
No. 23
梁斌《紅旗譜》手稿
四六
No. 24
李季《玉門詩抄》手稿
四八
No. 25
曲波《林海雪原》手稿
五〇
No. 26
林杉、曹欣等著《上甘嶺》電影文學
劇本手稿
五二
No. 27
黃谷柳《赴朝日記》手稿
五四
No. 28
茅盾《新的現實和新的任務》手稿
五六
No. 29
管樺《小英雄雨來》手稿
五八
No. 30
魏巍《東方》手稿
六〇
No. 31
老舍《寶船》手稿
六二
No. 32
羅廣斌《紅巖》手稿
六四
No. 33
老舍《正紅旗下》手稿
六六
No. 34
郭沫若《水調歌頭·贊焦裕祿同志》
手稿
六八
No. 35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手稿
七〇
No. 36
張潔《沉重的翅膀》手稿
七二
第二部分
館藏一級字畫
No. 1
董其昌《董文敏行書詩詞手跡》
七六
No. 2
黃應諶《柴門迎客圖》
七八
No. 3
林紓書法對聯
八〇
No. 4
張謇書法四條屏
八三
No. 5
湯定之畫贈冰心《太平湖風景》
八四
No. 6
李可染畫贈陽翰笙《孤坐葫蘆下》
八七
No. 7
李可染畫贈陽翰笙《瀑布與牛》
八八
No. 8
傅抱石畫贈老舍《芭蕉麗人》
九〇
No. 9
傅抱石《濃蔭讀畫》(1953 年傅抱石題跋)
九二
No. 10
傅抱石畫贈老舍《臥船聽雨》
九四
No. 11
茅盾五十壽辰題詞冊
九六
No. 12
陳伏廬畫贈冰心《朱竹圖》
九八
No. 13
林風眠畫贈老舍《江畔人家》
(沈尹默題詩)
一〇一
No. 14
高劍父書法對聯
一〇二
No. 15
齊白石應老舍所畫
《手摘紅櫻拜美人》《紅蓮禮白蓮》
《芭蕉葉卷抱秋花》《幾樹寒梅帶雪紅》
一〇五
No. 16
齊白石畫贈老舍《蛙聲十里出山泉》
一〇六
No. 17
齊白石應老舍畫《凄迷燈火更宜秋》
一〇八
No. 18
齊白石畫贈老舍《九如圖》
一一〇
No. 19
齊白石畫贈老舍《雨耕圖》
一一三
No. 20
黃賓虹畫贈老舍《花卉》
一一四
No. 21
力群《黎明》版畫
一一六
No. 22
黃賓虹畫贈劉白羽《山閣觀泉圖》
一一八
No. 23
傅抱石畫贈劉白羽《湘夫人》
一二〇
No. 24
老舍題詩折扇(趙之謙刻扇骨)
一二二
No. 25
沈尹默錄杜宣詩贈巴金、蕭珊
一二四
No. 26
劉旦宅《曹雪芹畫像》
一二六
No. 27
張仃畫曹雪芹像
一二八
No. 28
郭沫若書贈郭小川
一三一
No. 29
趙樹理書贈蕭珊
一三二
No. 30
關山月畫贈歐陽山《紅梅》
一三四
No. 31
賴少其書贈巴金:李守常烈士句對聯
一三六
No. 32
黎雄才畫贈歐陽山《山水》
一三八
No. 33
黎雄才畫贈劉白羽
一四〇
No. 34
關良畫贈巴金《伏虎羅漢》
一四二
No. 35
吳作人畫贈陽翰笙《漠上》
一四四
No. 36
趙樸初書贈冰心《金縷曲》
一四六
No. 37
冰心書贈巴金
一四八
No. 38
關山月畫贈劉白羽《墨梅》
一五〇
No. 39
關山月書贈劉白羽
一五二
第三部分
館藏一級書刊
No. 1
玉情瑤怨館校刻林紓譯《巴黎茶花女遺事》
一五八
No. 2
國民報社藏版譚嗣同著《仁學》
一六〇
No. 3
東京進化社出版魯迅譯《月界旅行》
一六二
No. 4
普及書局出版魯迅譯《地底旅行》
一六四
No. 5
周氏兄弟纂譯《域外小說集》(第一冊)
一六六
No. 6
周氏兄弟纂譯《域外小說集》(第二冊)
一六八
No. 7
會稽周氏出版重校本《會稽郡故書雜集》
一七〇
No. 8
泰東圖書局出版郭沫若著《女神》
一七二
No. 9
北大新潮社出版川島著《月夜》
一七四
No. 10
文藝書局出版錢杏邨著《安特列夫評傳》
一七六
No. 11
魯迅西諦合編《北平箋譜》
一七八
No. 12
《熱風》(創刊號 、終刊號)
一八〇
第四部分
館藏珍貴實物
No. 1
唐弢書房兩用椅
一八四
No. 2
朱自清衣箱
一八六
■ 文章來源: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綜合編輯室
供稿 | 雷云雯 編輯 | 鄧旭欣
監制|張頎
審核 | 弘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