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沙縣喬勒潘鄉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紅色引擎”作用,探索“黨支部+村集體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戶”的運營模式,通過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因地制宜地發展防風、首烏、板藍根等中藥材種植產業,為鄉村產業振興找到新“藥”匙。
作為2025年濟寧援疆指揮部重點打造的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喬勒潘鄉黨建引領型示范片區江尕勒艾日克(13)村,由村黨支部領辦創辦合作社,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社通過有機肥改良土壤,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建設戈壁經濟綜合產業園,種植板藍根、防風、首烏等中草藥,不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還讓農戶既能領分紅又能領工資。
濟寧援疆指揮部從山東選派農業技術專家,為產業園種植中草藥配套開展技術培訓,讓農戶掌握標準化種植等技術,逐步實現從傳統農民向技術工人的轉型。喬勒潘鄉江尕勒艾日克(13)村村民艾拉努爾·阿卜杜艾尼說:“我家用兩座拱棚入股參加種植,一年能收入分紅和租金5000元。我還在這里上班,一個月有2000元工資,在這里學習技術之后,可以嘗試自己種植。”
據了解,板藍根青菜年均可實現4茬高效采收,江尕勒艾日克(13)村黨支部聯合龍頭企業提前打通銷售渠道,實現每批次新鮮采收都能及時銷售完畢,通過規模化種植帶動當地農民就業增收。“板藍根青菜市場需求大、產量高,今年在周圍400多座棚種植成功的基礎上,計劃在喬勒潘鄉擴大種植面積,通過企業帶動,采取標準化管理,使板藍根青菜種植成為當地的一項特色產業。”喬勒潘鄉農業企業負責人說。
濟寧援疆指揮部采取以商招商的方式,吸引中藥深加工企業入駐,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去年以來,濟寧援疆指揮部在江尕勒艾日克(13)村配套建設農產品集散中心一處,帶動該村中草藥加工、倉儲、物流等產業發展,形成中草藥材完整的產、供、銷一條龍的訂單式種植模式,增加鄉村集體經濟收入,拓寬農戶增收致富渠道。
下一步,濟寧援疆指揮部將以建設喬勒潘鄉黨建引領型示范片區為契機,及時總結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經驗做法,注重發揮黨支部的龍頭帶動作用,通過優化種植結構,加大對中草藥種植的扶持力度,持續為群眾提供種管技術支持,科學指導、精準施策,打造一支能種植、能管理、懂市場的鄉土人才隊伍,讓中草藥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來源:濟寧援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