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唐山大地震,估計許多唐山籍的幸存者們,至今還心有余悸。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一場里氏7.8級的強烈地震突襲河北唐山,短短23秒內,整座城市幾乎被夷為平地,24萬余人喪生,16萬余人重傷,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地震史上最慘痛的一頁。
可許多人們或許還不知道,其實早在這次大地震9個小時前,就有人拉響了警報,只不過因為他職位太小,沒能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
煤礦里的“地震哨兵”
1976年7月27日6點左右,距離唐山大地震發生9個小時前,一位名叫馬希融的煤礦小科長曾緊急致電上級領導,發出警告:“大地震隨時可能發生!”
只不過可惜的是,因為馬希融不過礦區一名小小的科級干部,他的預警提醒并沒有引起上級領導的足夠重視,這也成為了唐山地震中最令人扼腕的“未遂警報”。
馬希融時任唐山開灤煤礦馬家溝礦地測科科長,他并不是專業的地震學家,可因長期關注地質變化,所以對地震前兆異常敏感。
1976年初,唐山地區陸續出現各種異常現象:井水變渾、動物躁動、地光閃爍,許多魚從水下躍到了水面,老鼠們成群成群地逃竄……
這些離奇的現象,在老百姓看來就只是覺得好玩,但是卻引起了馬希融的警覺。
愛讀書的馬希融查閱了大量資料,他覺得這有可能是大地震的前兆,可這只是自己的猜測。
為了保險起見,馬希融利用礦上的簡易測量設備,開始持續監測起礦區的地殼變動情況。
到了7月中旬,馬希融發現礦區的土地電數值出現劇烈波動,遠遠超出了正常范圍。他意識到,這極可能是大地震的前兆。
7月27日下午,馬希融再次測量,發現數據已飆升至臨界值,情況萬分危急,他立即撥通了礦務局領導的電話,聲音顫抖卻堅定報告了地電數值異常,大地震隨時可能發生的情況。
可電話那頭,領導沉默了幾秒,隨后發出了一連串的質疑。因為當時正值生產高峰期,若只因為懷疑有可能地震就讓工人們停工,那損失實在太嚴重。
聽到領導的聲音有些遲疑,馬希融急切地繼續向領導報告:地震就在眼前,必須馬上疏散!
然而,無論馬希融怎么說,最后領導只是簡單地說了一句:“再觀察觀察吧!”
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盡管心急如焚,但馬希融清楚,僅憑自己的職位和有限的觀測手段,很難說服上級采取行動。
馬希融又試圖聯系地震局,但當時的地震監測體系尚不完善,地方地震臺也未收到明確指示。
無奈之下,馬希融只能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悄悄讓部分礦工提前撤離危險區域。
沒有發出去的預警成為喪鐘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大地震如期而至。剎那間,天崩地裂,房屋倒塌,整個唐山陷入一片廢墟。
而那個最早預測出地震信號的馬家溝煤礦也遭受重創。雖然因為馬希融的提前預警,讓一部分礦工得以幸存,但是礦區仍然有許多人喪生于這場不可抵抗的自然災難中。
地震發生后,馬希融的預警電話立即成了人們討論的焦點。有人感嘆:“如果當時領導聽了他的話,或許能挽救更多生命。”
但亡羊補牢于事無補,天下沒有后悔藥,馬希融的警覺性和責任感,只是為這場災難增添了一絲悲壯的色彩。
其實客觀地來看待這次事情,這正是地震預警的兩難之處:一方面,地震波太過難測,就連地質專家有時候也說不準到底會不會有大地震。
如果過度依賴個人經驗極可能導致誤報,進而造成社會恐慌,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可是另一方面,如果忽視了地震波的異常信號,又可能釀成巨大的人間悲劇,如何在這之間找到平衡,一直都是地震災害預測報警的難題。
不過,唐山大地震的悲劇確確實實給中國人上了一課,這雖然是無數同胞失去生命被掩蓋在廢墟之下換來的,可對現在的地震報警起了警示作用。
就在唐山大地震之后,中國地震監測體系迎來重大改革。國家加大了對地震前兆的研究,建立了更完善的地震預警網絡。
甚至國家氣象部門還會根據當時的觀測數據提前發布預警信號,就連個別品牌的手機里也安裝了地震報警系統,隨時讓人們防患于未然。
畢竟地震的危害太大了,人們再也不希望看見人間悲劇的發生。
英雄無名警鐘長鳴
唐山大地震后,這位位輕言重的小科長馬希融,受到了國家地震局的重視被委以重任,他連續發表多篇論文,甚至還在退休后被唐山市地震局聘為顧問,為地震預警做出了重要貢獻。
如今馬希融年事已高,唐山大地震也已經過去多年,這座英雄的城市也在一片廢墟之上得到了重建,人們恢復了平靜的生活,而地震預警英雄馬希融的名字,也漸漸被這里的人們所淡忘。
對于馬希融來說,他并沒有因為那次預警成為全國聞名的大明星,也沒有因此獲得許多物質上的獎勵。
但歷史不會忘記,在那個生死攸關的夜晚,曾有一位普通的煤礦科長,拼盡全力試圖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如今這段被塵封的歷史,隨著網絡的發達不斷被人提起,而這個遺憾的悲劇故事背后的真相值得后人深思。
唐山地震用24萬同胞的慘痛經歷告訴我們:災難面前,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
今天的中國,已建立起更先進的地震監測和應急體系,但馬希融的故事依然值得銘記——它提醒我們,在自然災害面前,每一個微小的預警信號,都可能是生命的最后防線。
歷史無法重來,我們能做的就是銘記教訓,不讓悲劇重演。
參考資料:
寧夏日報:2005-10-10:唐山地震真相29年后揭開
中國新聞網:2006-11-04:唐山大地震震前曾被準確預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