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紀念中意建交55周年,“東西匯夢——中意當代版畫交流展”于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正式開幕。作為《相約北外灘》國際藝術家駐留計劃的首場活動,本次展覽以版畫為媒介,架起中意藝術對話的橋梁,吸引了30位中意頂尖版畫家參展,近百件作品集中呈現東西方藝術的交融與創新。
東西藝術同臺 傳統與現代碰撞
步入展廳,記者看到了15位意大利杰出版畫家與15位中國優秀藝術家的智慧結晶。近百件包含傳統版畫、創新綜合材料以及前沿新媒體藝術的佳作匯聚一堂:意大利銅版蝕刻的細膩線條與中國水印木刻的空靈意境形成鮮明對比。意大利藝術家帶來的木口木刻作品,以木質紋理傳遞獨特質感;中國藝術家的現代抽象版畫則突破傳統框架,展現創新思維。展區一側的新媒體藝術裝置尤為引人注目,數字技術與傳統版畫結合,詮釋了藝術表達的無限可能。
“每一幅作品都是文化理解的載體。”展覽總策劃殷福向記者介紹,此次活動選址虹口區意義深遠——這里是魯迅發起新興木刻運動的原點,承載著中國現代版畫的復興記憶。
千年絲路精神 續寫當代篇章
開幕式上,虹口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強回顧了中意兩千年的交流史,從馬可·波羅東行到利瑪竇來華,再到今天的版畫對話,“互鑒”始終是核心。他強調,虹口作為近代中外文化交融的見證地,正通過《相約北外灘》計劃,將北外灘打造為國際藝術樞紐。
活動現場,意大利羅馬美術學院教授保羅·勞迪薩、意大利弗羅西諾內美術學院教授帕特里齊奧·迪·修羅、意大利馬里奧·西洛尼美術學院版畫系主任馬里奧·托馬塞洛等三位藝術家代表獲頒《相約北外灘》榮譽證書。保羅接受采訪時表示:“能參與此次計劃深感榮幸,上海這座融匯古今的城市,以深厚文化底蘊與獨特都市魅力令人傾心,我們會以藝術為媒鐫刻文化印記,讓意大利文化成為聯結各國人民的情感紐帶,實現文明的交融互鑒。”
上海市美協副主席、海派藝術館館長李磊強調,中意兩國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以藝術為橋梁的交流活動,不僅有效地延續了兩國的傳統友誼,更向世界傳遞出一個堅定的信念:在當今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時代,文化藝術交流對于促進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民心相通的作用愈發關鍵。而這場展覽,正是這一理念的有力見證和生動體現,為世界文化交流提供了寶貴的范例。
藝術走進社區 播種美育種子
在展覽開幕前,中意版畫家們興致勃勃地開展“一江一河”采風活動。他們的足跡遍布上海大廈、中國證券博物館、上海郵政總局大樓、上海白玉蘭廣場、海派文化中心、多倫路文化名人街等多個具有代表性的標志性地點,并分別在北外灘以及多倫路文化名人街進行寫生。
中意藝術家還走進了虹口區曲陽第四小學,指導學生創作版畫,激發孩子們對藝術的熱愛,在孩子們心中播下藝術的種子。此外,中意版畫家熱情地為30名社區居民進行作品導覽,讓高雅的藝術走進普通社區,拉近藝術與民眾的距離。隨后,他們一同參觀木刻講習所舊址和魯迅紀念館,深入了解版畫在虹口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