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蘇丹”這個名字,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蘇丹棉花、阿拉伯樹膠。可鮮為人知的是,這個名字頗有藝術感的國家,實際上是一個非洲國家。
新中國成立之后,積極的和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建立聯(lián)系,擴展自己的外交國數(shù)量,而蘇丹身為非洲的一個小國,雖然經(jīng)濟發(fā)展的并不好,但也是早期就和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之一。
有了外交關系,兩國之間自然也就有了更密切的往來。
對于蘇丹來說,中國當時的發(fā)展速度令人咂舌,他們自然也想與中國合作。
只可惜,囊中羞澀的蘇丹只談合作,不提付錢,慢慢的竟然積累了2000萬的貸款,而且還拖了8年都沒給。
不過,蘇丹并沒有背信棄義,而是選擇用另一個方式抵債,而這一方式,連美國都忍不住眼紅!
蘇丹為何欠下巨款?
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欠錢不還是羞恥的,畢竟不是所有國家都像美國一樣厚顏無恥,一談到錢就甩出隨時可能爆雷的美債。
如果不是出于無奈,蘇丹或許也不會選擇拖欠中國的貸款。
1959年,中國和蘇丹建交,十多年之后,中蘇兩國的合作越來越緊密,中國也為蘇丹提供了大量援助,蘇丹上至領袖,下至百姓,都對中國心存感激。
1987年,蘇丹的軍用飛機發(fā)生故障,而蘇丹本國的工程師無力維修。
面對這一情況,蘇丹最終向中國發(fā)出了邀請,希望能夠得到中國的幫助。
經(jīng)過中國專家的檢查,發(fā)現(xiàn)這些飛機并沒有完全損毀,修理之后依然可以使用。
在確定了維修方案之后,中國政府向蘇丹推薦了一些中國出口的最新款飛機,可蘇丹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匱乏的財政根本無力承擔這筆訂單。
1991年,蘇丹在思慮再三之后,還是決定購買中國的運輸機,但沒錢的困擾就像是一片烏云怎么都揮之不去。
無奈之下,中國決定對飛機降價,以前所未有的最低價出售給蘇丹。
只可惜蘇丹太不知足,面對中方一降再降的標準,蘇丹總參謀長竟然在交易前夕再次要求降價,還延長了付款年限。
面對此情此景,中國非常清楚蘇丹的國力,最終雖然沒有再次降價,但是卻通過贈送投物傘的方式促成了這筆訂單。
可蘇丹簽下了合約,卻依舊無力償還貸款,眼看貸款的時間越來越長,中國著急,蘇丹自己也很不好意思。
畢竟中國是一個很可靠的合作伙伴,蘇丹不希望因為拖欠貸款失去中國這樣的朋友。
經(jīng)過深思熟慮之后,蘇丹提供了一個既能讓中國滿意,又不需要蘇丹還錢的辦法。
令美國眼紅的抵債方式
眼看著錢是實在還不上了,蘇丹最終決定,用石油開采權給中國抵債。
當時中國的石油資源極為短缺,如果能夠拿到蘇丹的石油開采權,那中國的石油儲備就能多一份保障。
在中蘇的共同商議下,最終中方同意蘇丹用石油開采權抵消債務,而中國也獲得了想要的石油資源。
最難能可貴的是,中蘇之間的友誼就此鞏固了下來,中國專家也將中國最先進的能源帶到了蘇丹,促進了蘇丹的發(fā)展。
不得不說,這是一次共贏的合作,不僅解決了蘇丹的燃眉之急,更是獲得了中國的傾力支持。
蘇丹雖然落后,當時的石油產(chǎn)量也并不多,但經(jīng)過勘測,中國專家們確定,蘇丹的石油資源儲量巨大,能拿到開采權,所獲得的收益一定的十分可觀的。
1995年,中國和蘇丹簽署了第一份正式的石油合作協(xié)議,此后又和加拿大等國家一起成立了石油公司,囊括了開采、運輸、加工等工作,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chǎn)業(yè)鏈,成為了蘇丹經(jīng)濟的命脈之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蘇丹在將石油開采權抵債之前,其實和美國走的很近。
當時的美國將蘇丹視為防止蘇聯(lián)擴張的一個重要地區(qū),所以美蘇當時的關系也比較密切。
可自從1989年,巴希爾軍事政變上臺后,由于伊斯蘭主義政權的問題,導致蘇丹和美國的關系急轉直下,所以蘇丹才會帶著石油生意轉投中國。
也好在中國是一個“正人君子”,不會因為蘇丹的這一行為而對其加以詬病,更不會拿這件事去跟蘇丹談不平等的條件。
如今中國和蘇丹之間的石油生意越做越有起色,越做越穩(wěn)固,已經(jīng)成為了兩國友誼的一個典型象征。
而美國在得知這一消息之后不禁開始眼紅,因為在美國看來,這筆石油生意本該屬于美國,可由于歷史原因,導致美國和這筆資源擦肩而過。
中國和蘇丹的友誼也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中國永遠在用開放和包容的態(tài)度來對待國際關系。
近年來,中國一直在積極的拓展自己的朋友圈,尤其是和東盟國家的合作越發(fā)緊密,“一帶一路”也在穩(wěn)步發(fā)展。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不僅眼紅,更是在背后使手段打擊中國,近日,現(xiàn)任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就表示要對中國加征125%的高額關稅,可謂是離譜至極。
希望世界各國都能夠在和平的氛圍下長久合作下去,共謀發(fā)展,也希望蘇丹的例子能夠給美國一個警醒:如果美國不把握機會,遲早有一天會被中國超過。
參考資料:
人民網(wǎng):2020-06-19:“中國是蘇丹最值得信賴的真朋友和好伙伴”
新華社:2016-10-30:專訪:中國是蘇丹的患難之交——訪蘇丹外長甘杜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