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劉峰從部隊轉業,加入南通市海門區公安局交警大隊綜合中隊。入警11年,這位“多面手”交警用行動詮釋“人民公安為人民”,收獲了全市安全宣傳工作先進個人、海門區公安局“五優副手”等榮譽,還榮立個人三等功,6次獲得個人嘉獎。
“參謀員”:精準精細,幕后英雄的擔當
綜合中隊是海門交警的“中樞神經”,公文流轉、材料整理、信息互通、安全宣傳、后勤保障……事務繁雜,責任重大。劉峰深知崗位的重要性,用嚴謹和細致守護著每一項任務的落實。
近三年,他多次牽頭籌備省市級交警系統會議和宣講活動,面對繁重任務,他常常開啟“5+2”“白+黑”模式,從細節入手,做好每一場活動。他的努力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肯定,而他卻謙虛地說:“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
“宣講員”:親民愛民,交通安全的守護者
作為交通安全宣傳民警,劉峰深知宣傳工作的重要性。在他的推動下,2023年,全市首個中小學校交通安全教育基地在海門掛牌啟動;同年,全省交通安全“美麗鄉村行”集中宣講活動也在海門常樂鎮成功舉行。他主動與海門山歌劇團合作,精心編排多個交通安全宣傳小品,用生動有趣的形式將安全理念傳遞給廣大群眾。
他的宣講足跡遍布海門的學校、村居、田間地頭和企業,每年通過“聲屏報網微”等渠道傳遞交警“聲音”上百次,讓文明交通理念深入人心。他說:“只要能讓一個人受教育,就可能減少一起事故、挽救一個家庭。這就是我堅持的動力!”
“筆桿子”:用心用情,記錄點滴瞬間
從警之初,劉峰在路面一線工作,他善于將日常工作中的點滴和事故案例轉化為生動的文字。憑借出色的文字功底,他被調至宣傳崗位,迅速成為宣傳戰線上的一把好手。
2021年,城區交警中隊為一名患病兒童開道護送,這一感人瞬間被他捕捉并迅速報道,最終登上中央電視臺《法治在線》欄目。同年,四輛車為救護車讓行的畫面被他記錄下來,被央視新聞“點贊”。2022年,一名車管所輔警跳入冰冷江水救人的事跡,也在他的筆下被全國知曉。
從警11年,他累計撰寫各類新聞稿件500余篇,其中10余篇被國家級媒體采用,100余篇被省級媒體刊發。他用筆尖傳遞交警的聲音,用鏡頭記錄交警的擔當,樹立起交警在關鍵時刻為民分憂的良好形象。
“拼命員”:隨時出發,平凡崗位的堅守者
劉峰的工作性質決定了他必須隨時待命,幾乎沒有完整的休息日和節假日。一個電話,他就要迅速趕回工作崗位,甚至多次失約與家人的團聚。他的工作節奏快、壓力大,但他從未抱怨,始終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堅守崗位。
“隨時需要出發”“忘我工作、事無巨細”,這就是他工作的真實寫照。他以最接地氣的方式,“零距離”向群眾講解交通安全常識,成為小有名氣的“交警名人”。然而,更多時候,他默默無聞地開展“幕后工作”,用行動詮釋著對公安事業的熱愛與執著。
文/仁行 王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