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I賦能教育,以初心點亮未來。2025年4月8日,江蘇云劭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與河南大學時空大數據研究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等單位在河南大學鄭州校區正式簽署《AI大模型賦能個性化教育關鍵技術研發項目》戰略合作協議。此次合作旨在通過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推動教育公平與個性化學習,標志著校企雙方在“AI+教育”領域邁出關鍵一步。
簽約儀式現場
學術高地與產業先鋒的“雙向賦能”
簽約儀式由河南省時空大數據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劉春教授主持,他指出:“此次合作將加速AI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規模化應用,推動教育數據價值的深度挖掘。”河南省時空大數據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河南大學特聘教授王鳳肆院長、云劭博董事長魏相乾等雙方領導及核心團隊出席。合作聚焦“AI大模型”“學科知識圖譜”與“高質量數據集建設”三大核心領域,整合河南大學在時空數據分析、多模態信息融合等領域的學術積淀,以及云劭博在教育場景實踐中的技術優勢,共同打造垂直學科大模型與智能教育平臺。
河南省時空大數據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劉春教授
"這是學術界與產業界的雙向奔赴。"云劭博董事長魏相乾先生在致辭中強調。云劭博作為教育智能技術先鋒企業,專注于教育智能技術落地的創新,自2016年創立以來,始終以“用科技為教育減負增效”為使命,響應國家“公平而有質量的普惠教育”號召,致力于通過Al技術重塑教育場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魏相乾先生感言:30億條真實學習數據與頂尖學術成果的融合,將催生真正服務中國教育的 “AI 方案”,打通 “實驗室技術” 到 “課堂應用” 的轉化通道,破解教育規模化與個性化并存的難題,推動教育公平與質量提升。
江蘇云劭博智能科技董事長魏相乾
技術賦能教育普惠實踐
云劭博CTO劉建鋒展示了AI大模型賦能"知識圖譜-學情診斷-個性推薦"的技術閉環:智能教研中臺實現"千校千面"自主學習設計,學情診斷系統提升學習效率超40%,紙屏聯動技術聯動家、校內外場景。目前其系統已覆蓋321個市1940個縣區,累計生成1.07億份學案,受益學生超125萬。劉建鋒指出,云劭博技術壁壘在"數據+算法+場景",融合時空大數據研究院的合作項目將研發Al大模型,計劃在一年內實現全國用戶使用Al生成"一校一本,千人千面"的精準自主學習,推進教育公平與個性化學習。
江蘇云劭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TO劉建鋒
云劭博首席產品官黃亞瓊表示,該系統正縮小縣域與名校55%的知識圖譜覆蓋率差距,使欠發達地區獲得同等教育支持。
實現技術攻堅與普惠教育并行
本合作項目重點包括:
構建教育知識圖譜:基于河南大學技術建立多學科動態知識網絡,支撐精準教學。 開發推薦系統:利用30億條學習數據和200萬題庫,通過強化學習生成個性化學案。 部署大模型系統:集成智能問答、學情診斷等功能,用生成式AI提供實時伴學服務。 預期成果:AI教育大模型1套、算法庫3項、專利3項及論文3篇,提供可復制的教育方案。
產學研深度融合,培育AI人才沃土
雙方將共建“產學研聯創平臺”,聯合培養20名以上兼具AI算法與教育經驗的復合型人才,并通過課題攻關、實戰項目等形式,為青年科研人才提供實踐舞臺。云劭博計劃著重關注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快速迭代,助力河南大學提升科研創新能力。
技術賦能教育公平,踐行科技向善理念
“這不是簡單的資源互補,而是教育理念與科技基因的深度碰撞。” 河南省時空大數據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河南大學特聘教授王鳳肆院長指出,此次合作是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重要舉措,旨在通過校企協同,打通“AI技術研發—教育場景落地—人才聯合培養”的全鏈條生態。雙方要以 “科技向善” 為準則,項目定位要高遠、技術成果能落地、機制安全有保障、應用規劃有延展,讓 AI 成為縮小教育差距的橋梁。
河南省時空大數據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河南大學特聘教授王鳳肆
普惠教育新圖景:用科技書寫公平底色
教育的本質是點燃而非填滿,是公平而非特權。當名校與縣域中學的知識圖譜覆蓋率存在55%的鴻溝時,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清楚一一這場教育革命,必須以技術為劍,以數據為盾!云劭博CTO黃雅瓊女士、COO官李陽女士共同表示"我們的目標不是取代教師,而是讓優質教育資源流動起來。"團隊研發的智能診斷系統精準識別學生知識盲點,通過個性化學習路徑規劃,讓欠發達地區學生獲得與一線城市同等學習支持。目前交付精準自主學習學案破億份,總長繞赤道四周半。團隊立志基于30億條數據構建AI大模型,破解規模化與個性化教育矛盾,打造智能教育"中國方案"。
項目核心成員及雙方領導合影
魏相乾先生總結:教育的本質是公平與成長。我們希望通過“數據為墨、AI為筆”,在教育智能化藍圖上書寫“中國方案”,讓每個孩子,無論身處何處,都能獲得量身定制的學習支持。 這場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的實踐,正加速構建 “規模化教育與個性化培養并重” 的新生態。當 AI 技術與教育初心深度融合,一個更公平、更高效、更有溫度的教育未來,正在從愿景走向現實。
編輯:舒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