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成功
是品格和習慣的養成
- 速成 -
是個偽命題!
快速入門
速看、速學、速讀
零基礎帶你玩轉
幫你找捷徑
馬上就見效
成功從來就沒有捷徑
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我們似乎習慣了“速成”的成功學——7天掌握某項技能、21天養成一個習慣。但早在160多年前,一本名為《成事在己》(Self-Help)的書籍就告訴我們:真正的成功,從來沒有捷徑,而是一種品格和習慣的養成。
這本書由英國作家塞繆爾·斯邁爾斯于1859年撰寫,它不僅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暢銷書,“自我提升”(self-help)一類書籍的鼻祖,更在全球范圍內影響了無數人的命運。從日本的明治維新到美國的“鍍金時代”,從工業革命到數字時代,它的智慧歷久彌新。
塞繆爾·斯邁爾斯
成功的意義
在于
堅持做自己
并且永不放棄
影響世界的成功學開山之作
1859年,《成事在己》首次出版,迅速風靡英國。在那個工業革命蓬勃發展的年代,斯邁爾斯通過講述工程師、發明家和實業家的真實故事,向人們傳遞了一個簡單而深刻的理念:成功不只在于天賦或運氣,更在于勤奮、毅力和道德品格。
這與當時英國社會推崇的進步精神高度契合,這本書很快成為工人階級和中產階級的“奮斗指南”,被譽為“維多利亞中期自由主義的《圣經》”,銷量超過25萬冊——在19世紀,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更令人驚嘆的是,它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了英國本土。
1890年在英國出版的《成事在己》
成功
不能單純利己
更要無私利他
1871年,《成事在己》被翻譯為《西國立志編》傳入日本,恰逢明治維新時期。書中強調的“自立自強”精神與日本“和魂洋才”的現代化理念高度契合,成為推動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此書在明治維新時期的銷量達到了上百萬冊,激勵了整整一代日本年輕人投身實業和科技,為日本的現代化奠定了基礎。
《西國立志編》
19世紀末,《成事在己》傳入美國,與“美國夢”的理念深度融合。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等人都深受其影響。哈佛大學等名校將其列為推薦讀物,而它的核心思想——個人奮斗與道德自律,也成為后來戴爾·卡耐基等成功學大師的理論源頭。
跨越時代的經典
今天,《成事在己》依舊散發出一種獨特魅力。斯邁爾斯沒有堆砌華麗的辭藻,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故事,用一種樸實無華的敘述方式向讀者揭示成功的真諦。
與現代成功學過分強調技巧捷徑不同,這部著作更注重品德修養、責任擔當與堅韌意志的培育。時代變遷,科技日新月異,但書中關于“成功源于腳踏實地、持之以恒與高尚品格”的智慧依然熠熠生輝。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這部不販賣速成神話、只探討成功本質的經典之作,恰如一劑清醒良方,引導我們回歸本真,重新思考那個永恒命題:成就事業的根本,終究在于自身的修為與堅持。
思想文化的擺渡者,在東西方之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