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人,辛辛苦苦幫兒子兒媳買房買車,操持家務,帶孩子,結果反倒落個被嫌棄、被趕走的下場,真是說不出的憋屈。
自己省吃儉用,貼補家用,最后還被嫌煩。
說白了,有些老人啊,雖然好心,但總有幾個不良習慣,一不小心就踩了雷,惹得年輕人心里煩。
幫忙歸幫忙,別管得太寬。
操心太多,越幫越亂,最后把自己搞得里外不是人,反倒落個“不受歡迎”的名頭,實在不值當。
01
老人,給得太多了。
有些老人,一輩子省吃儉用,攢下一點積蓄,卻為了兒子兒媳,一次次掏空自己。
買房、買車、育兒,凡是花錢的事,老人都沖在最前面,像提款機一樣,隨叫隨到。
我有個鄰居,給兒子買了套三居室,又添了輛SUV,連每月的油費和孩子的早教費都包了。
剛開始,兒子兒媳感激得不行,逢人就夸“我爸真好”。
可過了一年,鄰居手頭緊了,稍微遲點給生活費,兒媳的臉就拉得比鞋底還長。
其實,人的期望值就是這么培養出來的。
老人把“兜底”當成習慣,子女就會理所當然。給得越多,胃口越大,一旦斷供,冷眼相對。
聰明的老人,懂得適度資助,而不是把一切都扛在肩上。
養出巨嬰不算本事,教會子女自立,才是真正的長遠打算。
否則,等到錢花光了,感情也被透支了。
02
老人把活兒,全都干完了。
有些老人,把家務活一手包攬,洗衣做飯、帶孩子。
時間久了,年輕人反倒成了“甩手掌柜”,連個碗都不肯洗。
有個老太太,帶兩個孫子,忙得像陀螺,一天到晚手腳不停。
兒媳下班回家往沙發一躺,兒子打游戲不帶停,家務活全堆老太太身上。
久而久之,年輕夫妻懶得連拖地都不想碰,稍微做點活計就喊累。
老人勤快,沒錯;可事事包辦,反而讓子女喪失了基本生活能力。
明明是成年人,卻活得像貴族,這種寵溺養不出孝順,反而培養出“公主病”“少爺命”。
老人的好心,不能變成縱容。適當示弱,主動讓子女分擔責任,才能讓家庭和諧。
否則,等到自己干不動了,才發現培養了一群“衣來伸手”的巨嬰,那才叫無奈。
03
老人太輕視自己。
現實里,不少老人為了省錢,把最好的東西都留給兒女,自己倒是能省就省。
什么都不講究,甚至連生病都硬扛著。
這么壓低自己的需求,久而久之,兒女自然覺得這就是常態,完全不把老人的感受當回事兒。
有句話說得好:人首先要自重,別人才會尊重你。
有些家庭,老人一直舍不得吃穿,結果兒女也跟著心安理得,覺得老人天生就是該委屈的。
老人活一輩子,也不容易,別太虧待自己。
想吃好的就吃,想穿新的就買,健康和生活質量要放在第一位。
畢竟,自己看得起自己,別人才會真正尊重你。
讓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里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