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近日,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正式向美軍交付了第一部TPY4數字陣列雷達,該雷達對反隱形能力有特殊要求,為此,在其宣傳片中還將殲20當成了固定翼目標。
(在TPY4的宣傳片中,直接以殲20為目標)
作為新一代多功能地面防空監視雷達,TPY4雷達工作于L波段,其相控陣天線共集成了1152個T/R單元,由于采用了全數字技術和氮化鎵器件,TPY4的探測距離得到了空前提高,在天線以6轉/分的速度旋轉時,視距達555公里,在定向凝視狀態下,視距在1000公里以上,美國空軍共訂購了35套TPY4,預計2026年前形成初始作戰能力。
(TPY4的相控陣天線集成了1152個T/R單元)
TPY4最大的亮點是達到了單元級別的數字化程度,也就是說,它的每一個T/R單元都集成了模數/數模轉換器,既能將發射機產生的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又能將接收到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
單元級數字化尤其是接收信號的數字化能大幅增強TPY4的抗干擾能力和探測距離,接收信號數字化意味著,雷達能對所接收信號的相位和幅度進行精確控制,因而可精準濾除雜波,進而大幅提高信噪比,空警500的數字陣列雷達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實現"小平臺,大預警"的。
TPY4的另一大特征是反隱形,除了通過接收信號數字化增強從雜波中發現隱形目標的能力以外,TPY4還選擇了L波段的頻率,其雷達波長可達20厘米以上,能夠通過諧振效應探測隱形目標,因而,L波段雷達的反隱形能力比S/C波段雷達強,探測精度又比UHF波段雷達高,這正是當初空警2000選擇裝L波段雷達的主要原因。
但TPY4要處理的數據也隨之急劇增加,一則是因為它本身的探測距離就遠,探測范圍大,需要處理的目標信號更多。一則是TPY4每個T/R單元都需要獨立處理和生成數字信號。為此,TPY4的處理系統采用了開放架構的商用現貨,以應對海量的數據吞吐量。
但要說TPY4能克制殲20,未免言過其實,后者采用了極致的隱身設計,且腹部平坦,因而TPY4對殲20的實際探測能力非常有限,555公里是它對大型空中目標的探測距離,對戰斗機目標也就是300公里,對殲20的探測距離則會被壓縮到100公里以內,在電磁環境下,TPY4對殲20的發現距離還會下降。
(TPY4性能諸元)
因此,TPY4雖然采用了全數字化設計和氮化鎵器件,并專門優化了反隱形能力,但它對殲20的探測能力并未提高多少,照樣無法準確識別,即使發現了也難以穩定跟蹤,也就無法引導戰斗機進行攔截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