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紹琴
周六上午,時間在一場會議中悄無聲息地溜走。下午,總得做點什么,才不至于辜負這周末與春光邂逅的雙重美好。
腦子里一盤算,旋即確定地點,立即給獨居的父親打電話,詢問他是否同行。父親欣然答應。驅車接上父親,半小時即到達目的地——花壩。
記得第一次去花壩是秋日,下車時我滿眼疑惑,說好的花呢?零星的幾朵野菊、喇叭花、扁豆花,就配得上花壩之名?
同行的人調侃,花壩的花是需要預約的,你預約了嗎?
春日踏春賞花,算是預約了吧?下車,鄉野春天特有的氣息撲面而來。漫步在池塘邊上,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芬芳,池塘的水氣混合著青草和野花的香氣,沁人心脾。父親反剪著手,目光撫過他熟悉的莊稼,果樹,如與故人重逢。
塘邊有幾棵樹,疏枝旁逸,臨水綻放,潔白的花朵如白云棲息枝頭,野趣十足。我湊近細看、拍照,隨口問父親是什么花。父親告訴我,是梨花。他說李花已經開過了。我很奇怪都是白色的花,父親是怎么區別的。父親告訴我,它們的花期不一樣,梨花比李花開得稍遲,二者的花和葉也有區別。李花較小,花芯為黃色,花瓣薄些,花朵透亮,有點像櫻花;梨花較大,花蕊和花心呈粉紫色,花瓣形狀圓潤厚實。李花開時枝頭有細長的葉子;梨花開時基本上沒有葉子。果然,梨樹枝頭片葉未生,一樹梨花潔白無瑕,晶瑩剔透。難怪有詩云,“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正是寫出了梨花如雪,清明透徹的特點和品質。
有小孩站在池塘邊上,指著池水扭轉身子驚呼,媽媽,您看,好多蝌蚪!我跟著走進細看,一群墨色的小蝌蚪在水中游曳,像是王羲之的墨池,又像誰剛倒入一大罐墨水,隨著蝌蚪的游動,一層層細小的漣漪向四處擴散。父親自語,這些蝌蚪長大了就成了青蛙。
沿著村路前行,幾處白色的塑料大棚躍入眼簾。彎腰進入大棚,一壟壟的草莓苗拱出罩在上面的塑料,散在的花朵如星星在綠葉間閃爍,成熟的草莓垂掛枝頭,如寶石般璀璨奪目,散發出甜蜜的氣息,讓人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有大人帶著小孩提著紅色的塑料籃子正在采摘。父親感嘆,時代真的變了,以前農村掙錢好難,現在人家上門采摘,一斤草莓竟然賣到四十元。
順著田壟往前走,遠遠看見一大片燃燒的金黃照亮了天和地,那是盛開的油菜花。還未走近,油菜花特有的甜香味便與我們撞了個滿懷。馥郁的清香彌漫在空氣中,像一群跑出家門恣意玩耍的活潑少女,盡情地展示著她們靚麗的青春。
踏入油菜花田,眼前的景象更讓我們驚嘆不已。目之所及,皆是金黃,是陽光沉淀下來的色彩,純粹而熱烈;是涌動的金色的波浪,氣勢磅礴。風吹油菜千層浪,陽光灑落萬點金。微風輕拂,油菜花隨風搖曳,仿佛是大地奏響的春日樂章。蜜蜂在花叢中“嗡嗡”穿梭,為春天增添了一份別樣的生機。我深嗅花香,仿佛自己也變成一只蜜蜂,在花叢中自由地飛翔,采蜜。
空曠的田野上,有幾個孩子正在放風箏。他們奔跑著,歡笑著,風箏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像一只只快樂的鳥兒。我的目光追逐著他們,仿佛回到了童年。
夕陽西下,那些鄉村一日游,在農家樂吃飯的游客們還在盡情玩樂,我們啟程返回。
鄉野拾趣正當時。趁著春光正好,哪怕半日,走出城市,走進鄉村,投進大自然的懷抱,也能感受到春天的魅力和鄉村生活的樂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