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藍字關注及時接收通知
信息來源:寶興縣融媒體中心
有料·有用·有溫度最寶興(微信號aibaoxingxian)編輯制作
萬象“耕”新不負春,眼下,正值山藥播種的好時節。在海拔2500米的云霧山間,一片片山藥田正悄然孕育著“黃金產業”。農戶們正彎腰鋪展白色導向布,將拇指粗的山藥種塊精準擺入淺層土壤。這項看似簡單的農活背后,藏著關于山藥種植的技術革命。“寶興糯山藥淺層橫向輕簡高效種植技術”的全域推廣正在為寶興山藥產業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在隴東鎮復興村的有機山藥種植基地,村民趙祿瓊忙得不亦樂乎。“過去種山藥靠天吃飯,現在用上新技術,不僅產量翻倍,還能讓山藥性狀更飽滿,營養吸收更全面。”。
近年來,寶興縣與四川農業大學等科研機構合作,選育出抗病性強、口感細膩的本地山藥品種,研發“寶興糯山藥淺層橫向輕簡高效種植技術”,不僅解決傳統種植中易斷、采收難、土層厚度不夠、營養不良的問題,更將山藥單產提升50%。
▲復興村有機山藥種植大戶 趙祿瓊
從育苗到采收,科技賦能正重塑整個產業鏈條。縣農業農村局全流程跟蹤開展技術指導,制定了林下高山山藥種植技術規程,正在擬定《寶興糯山藥淺層橫向種植技術規程》區域性地方標準,進一步推動全縣山藥種植向規模化、科學化、規范化發展。“我們與四川農業大學聯合選育的寶興山藥新品種‘寶蕷1號’已通過專家組現場鑒定,有望年內通過審定認證。”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楊建華透露。
產業鏈末端的精深加工車間同樣上演著“點綠成金”的故事。在“董山真”的山藥加工車間,通過現代化生產技術,新鮮山藥經清洗切片變身山藥粉、山藥面等產品。一噸鮮山藥加工成粉后,利潤可翻三倍。據了解,寶興山藥初加工率超30%,開發出山藥面、山藥片等4種產品,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
▲寶興冷山合作社理事長 董塵
寶興縣農業農村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縣山藥種植面積10000畝,其中獲得有機認證山藥1800畝,山藥總產量達4000噸,全產業鏈產值超一億元。同時,致富帶動效應顯著,僅冷山合作社就帶動100余戶農戶年均增收8萬元。在寶興的青山綠水間,這條科技與原生態共融的“黃金產業鏈”,正書寫著“兩山實踐”的致富故事。
請關注@雅安李小編視頻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公眾號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點擊下方【閱讀全文】即可進入》》雅安約車
點點在看,點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