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專家提示,帕金森病除了表現為人們相對熟悉的“僵、慢、抖”等運動癥狀,還可能表現為嗅覺減退、焦慮等非運動癥狀,后者往往更早出現并伴隨全病程,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但通過中醫治療可以得到有效緩解。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腦病科主任醫師孫林娟介紹,帕金森病是一種好發于中老年時期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尚無法治愈,主要表現為運動和非運動兩類癥狀,前者包括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以及姿勢平衡障礙,后者包括便秘、嗅覺障礙、睡眠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以及精神和認知障礙等,往往早于運動癥狀5至15年出現,易被患者忽視。
“中醫能夠根據帕金森病患者的不同證型辨證論治。”孫林娟說,中藥復方擁有多種有效成分和作用靶點,在改善臨床癥狀方面療效較好,例如,中醫認為汗證是陰陽失調、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證,針對以多汗為主要表現的帕金森病自主神經功能障礙,中醫辨證為實證的以解表、清熱、化濕方法治療,辨證為虛證的則以補氣為主要方法,兼以滋陰、助陽、補血方法治療,臨床效果較好。
“針對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中醫治療的主要原則是補益肝腎,平衡陰陽。”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針灸推拿康復中心主任醫師付磊介紹,針刺、艾灸、推拿、刮痧、耳穴壓豆等外治療法對于帕金森病導致的睡眠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精神和認知障礙等非運動癥狀均有較好療效。
付磊提示,中醫講究“治未病”,預防帕金森病,日常生活中可適當多食黑豆、核桃、山藥等補肝腎、健脾胃的食物,練習太極拳、八段錦等傳統功法,并注重情志養生,避免壓力過大、精神緊張;出現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時應盡早就醫篩查,積極干預。(記者田曉航、帥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