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號,“不老男神” 胡兵大大方方地透露自己做完膽切除手術,已經出院,馬上又投入到工作中去了,他還曬了出院照片。
胡兵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就是自律、健康,他這一切膽,好多人都在討論:這膽囊到底咋回事?為啥會走到切除這一步呢?
其實,早幾年蔡明也曾曝過“膽被摘除了”,還說膽里又是石頭又是沙子的。看來明星也躲不過膽囊的問題,那我們普通人更得重視起來了!
膽囊結石一定要切除嗎?
膽囊結石引發的膽囊炎癥狀比較多樣,具體如下:
急性膽囊炎發作的時候,肚子痛不一定是那種特別尖銳的絞痛,有可能是一直疼,有時候疼得厲害,還會伴隨發熱癥狀。
慢性膽囊炎更“狡猾”,肚子疼起來就跟“胃病”似的,上腹部隱隱作痛、肚子脹,感覺消化不好,還老是反反復復。
日常生活中膽結石很常見,好多人一查出膽囊結石,就慌得不行,以為自己的膽囊保不住了。其實是否需要切除膽囊,是分情況的。
01
無癥狀結石
要是查出有膽囊結石,但是沒啥不舒服的感覺,一般不用急著預防性切除膽囊,定期去醫院檢查觀察就行。
02
特殊情況需切除
若有下面這些情況,就算沒癥狀,也建議把膽囊切了。
結石數量多,而且結石直徑大于等于3cm。
膽囊壁鈣化或者成了瓷性膽囊。
伴有膽囊息肉,而且息肉大于等于1cm。
膽囊壁增厚(大于3mm),也就是有慢性膽囊炎。
03
有癥狀結石的治療
要是膽囊結石已經讓你有各種不舒服的癥狀,或者引發了并發癥,那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膽囊切除。
關于膽囊切除那些事兒,各位現在理清了吧!
切除膽囊會短壽嗎?
網上一直有人說,切除膽囊后,人就活不長了,這可把很多人嚇得不輕。
事實上,人沒了膽囊并不會直接影響壽命,而有問題的膽囊如果不及時處理,才會真正影響健康。比如膽囊炎癥遷延不愈,可是會有癌變風險的。
我國人口眾多,膽囊癌比起乳腺癌、胃癌、大腸癌、肺癌等,顯得有些小眾,發病率大約是1.3/10萬人,但膽囊癌的惡性程度可比常見癌癥高多了,醫學界稱它為“癌中之王”。
這是因為它是一種侵襲性很強的惡性腫瘤,死亡率很高,5年生存率<5%。術后治療效果并不好,就算做了根治手術,患者5年生存率也就10%-20%。
所以,膽囊出了問題,該切的時候還得切,別因為怕影響壽命,最后耽誤了病情。
切了膽囊后,要小心這幾件事兒
膽囊切除雖然不會影響壽命,但畢竟少了一個器官,術后還是要小心一些后遺癥:
01
短期腸道反應
剛切除膽囊后,在消化過程中,膽汁會直接流進腸道,刺激腸道,讓腸道蠕動加快,所以大便次數會變多,不過別太擔心,隨著肝臟和腸道慢慢協調,這些癥狀會慢慢好起來的。
02
反流性胃炎
膽囊切除后,消化功能減弱,進食難消化食物,會容易發生腹脹,甚至膽汁反流引起反流性胃炎癥狀。
03
膽總管結石
膽切除后,膽總管接替膽囊的工作任務,但由于膽總管不像膽囊一樣可以存儲膽汁,就會導致膽汁在膽總管蓄積,有可能發生膽總管結石。
04
膽囊切除術后的綜合征
由于切除膽囊,生理功能紊亂,會出現腹瀉、黃疸、惡心、嘔吐、高熱等癥狀。
所以切除膽囊后,一定要聽醫生的囑咐,定期復查。另外就是飲食方面,需要做出一些改變,以適應膽囊切除后的身體狀況。
01
堅持吃早餐
切除膽囊后更得注意早餐的問題,吃早餐能促進膽汁分泌,減少膽汁在膽管里淤積,對身體恢復很重要。
02
不吃太油膩
沒了膽囊儲存膽汁,消化脂肪的能力會變弱。所以別吃太多油膩的東西,不然很容易消化不良。
03
葷素要搭配
營養均衡才能讓身體恢復得快,肉類和蔬菜都得吃,保證身體有足夠的營養。
希望大家都能從胡兵的經歷里獲得啟示,多多關注自己的膽囊健康,千萬別等到要切膽囊才后悔。日常一定要養成好習慣,不做 “無膽” 英雄!
參考文獻
《膽囊結石診斷和治療指南(2019版)》,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9 年
《實用外科學》第 4 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膽囊切除術后患者飲食與健康管理專家共識》
文章作者:陌陌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本視頻/資訊/文章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有不適請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如需轉載,請在公眾號下留言。
每天動動腦,身體不易老
進浴室洗澡時,要先脫衣服還是褲子?
在留言區,留下你的答案吧
(上一期答案:南無阿彌陀佛)
加入常笑健康交流群
一起來猜猜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