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上午,生物育種安徽省實驗室聯合安徽省農業科學院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洋、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和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前來院,作生物育種發展現狀與趨勢專題報告。李家洋院士以《水稻分子設計育種》為題,從分子設計育種的背景及現實意義、分子設計育種的內涵及路線策略、分子設計育種的實踐及未來發展等方面娓娓道來,深入淺出地分享了他從事分子設計育種、助力國家糧食安全的經驗體會。萬建民院士以《稻米品質的分子育種研究》為題,從發現我國稻米產業發展問題,再與其他國家優質稻米對比中發現破題關鍵,進而通過科研攻關,探索完善稻米品質改良的技術路線。錢前院士以無融合生殖固定水稻雜種優勢為主題,回顧了無融合生殖研究的發展歷程,并介紹了探索實踐中的寶貴經驗,以及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
本次報告會兼具學術前瞻性與實踐指導性,既有理論深度,又有應用廣度。參會人員紛紛表示,院士的報告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為我院生物育種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矢志勇攀科技高峰,為加快農業強國建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
報告會由李澤福研究員主持。院領導、在肥科技人員及院直部門相關人員等200余人參加了報告會。
2025年4月7日下午,生物育種安徽省實驗室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在我院生物科學綜合實驗樓召開。省政府副省長、生物育種安徽省實驗室建設領導小組組長張曙光出席會議并講話,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參加會議。會議由院黨組書記、院長張正竹主持。
會議宣讀了《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生物育種安徽省實驗室建設方案的批復》,審議通過了生物育種安徽省實驗室領導班子成員任職建議,對《生物育種安徽省實驗室章程(試行)(審議稿)》進行了審議,會議聽取了實驗室組建運行情況及2025年工作安排的匯報。張曙光副省長作總結講話。
張曙光副省長指出,生物育種安徽省實驗室正式掛牌,進入實質性運行階段,是我省“三農”事業發展進程中的一件大事、喜事、要事。張曙光副省長充分肯定了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等部門,合肥市政府,以及實驗室各組建單位所做的前期工作,對生物育種實驗室建設提出了指導意見。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建設生物育種實驗室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錨定目標定位,加快建成高水平、平臺型、開放型國內一流綜合性創新性轉化實體;要加強統籌協調,凝聚生物育種實驗室建設的強大合力,各有關單位要加強組織保障,優化政策供給,確保實驗室高起點起步、高質量推進。
會前,張曙光副省長和李家洋院士、萬建民院士、錢前院士共同為生物育種安徽省實驗室現場掛牌。
生物育種安徽省實驗室建設領導小組副組長、省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金宗順,省科技廳副廳長姚群,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湯洋,合肥市委常委、副市長袁飛,安徽農業大學副校長吳祥為,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科技學院、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皖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園藝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同志,以及崖州灣國家實驗室相關負責同志,廬陽區委、合肥市科技局、市農業農村局負責同志,院屬各單位、院直各部門負責同志參加了相關活動。
來源:安徽省農科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