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梁平區林業局前往金帶街道金帶社區,為46棵古樹換上重新定制的專屬“身份證”,通過精準身份標識,進一步保護古樹資源,傳承珍貴的生態文化。
活動期間,工作人員帶著嶄新的古樹“身份證”,忙碌穿梭于古樹之間,手持工具小心翼翼地拆除古樹上的舊掛牌,仔細清理樹干表面的灰塵和雜物,并認真核對新的掛牌信息,確保信息準確無誤。
▲在金帶街道金帶社區,工作人員為古樹掛上新“身份證”。
“這片古樹群上次掛牌是2018年,歷經多年風雨,舊掛牌已經破損難辨,此次更換的新‘身份證’,包含樹名、樹種、樹齡、編號等信息。”梁平區林業局生態修復科副科長曹霖介紹道,給古樹掛牌不僅是給它們一個身份標識,更是便于我們對古樹進行統一管理和監測,讓每一棵古樹都有專屬的保護檔案 ,實現精準保護。
▲在金帶街道金帶社區,工作人員為古樹掛上新“身份證”。
工作人員還為古樹進行了松土、施肥等養護工作,為古樹營造良好的呼吸環境,提供充足養分,助力古樹在未來的歲月里繼續扎根大地、蓬勃生長 。
▲在金帶街道金帶社區,工作人員為古樹松土。
近年來,梁平區林業局按照“全面普查、分類登記、掛牌保護”的原則,扎實推進古樹名木保護工作,積極開展古樹名木普查工作,摸清古樹名木“家底”,完善古樹名木檔案,并通過生境治理、土壤改良、有害生物防治、支撐加固等多種形式,生態修復衰弱古樹,確保古樹名木資源安全。截至目前,我區累計為564株古樹名木實行掛牌管理,涉及銀杏、側柏、黃葛等多個樹種。
“3月15日,《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正式落地施行,為我區古樹名木保護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據和保障。”梁平區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該局將嚴格按照條例要求,進一步加大對古樹名木的保護力度,加強日常巡查和監測,建立健全古樹名木保護長效機制;
定期組織專業人員對古樹生長狀況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并處理病蟲害、生長環境破壞等問題;
強化宣傳教育,提高民眾對古樹名木保護的意識,鼓勵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古樹保護中來,形成全社會共同保護的良好氛圍。
來源:梁平區融媒體中心
文/圖:張曉慶、李沐瑩
編輯:夏秦余凈
審核:張青蘭
終審:冉隆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