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劉軼琳4月10日報道:2022年啟動籌備、2024年正式揭牌,今年,上海籽奧中學迎來辦學一周年“生日”。作為滬上國際教育領域的新興標桿,這所誕生于新時代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創新型學校,始終秉持"培養數字時代終身學習者"的辦學使命,致力于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教育本土化范式,深度探索人工智能時代“全人教育”的創新實踐。
王慧琴校長主題分享
學校周年校慶上,在題為《未來勝任力:籽奧學子的成長坐標》的主旨演講中,王慧琴校長系統闡釋了學校的育人哲學。基于"讓世界因我而美麗"的核心理念,該校構建了涵蓋品格發展、學術素養、批判性思維、情感發展、社交能力和文化適應六大維度的全人教育課程體系。通過打造"學術卓越、數字素養與情感智慧三位一體的教育生態系統",賦能學生實現從知識獲取者向終身學習者的跨越式發展,培養兼具創新思維與人文關懷的未來世界公民。
俞立中教授主題分享
校慶學術論壇特邀上海紐約大學名譽校長、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俞立中教授發表專題報告。在《時代變革中的高中教育轉型路徑》演講中,俞教授指出:面對人工智能革命與全球格局重構的雙重挑戰,基礎教育需實現從標準化向個性化的范式轉變。他著重強調兩大戰略方向——在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同時,著力構建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機制。針對教育生態的數字化轉型,提出七大改革方略:重構教育評價體系、保護學生原始求知欲、實施跨學科融合教學、建立容錯實踐機制、拓展國際教育視野、創設多元成長通道以及培育創新文化基因。
尹后慶先生主題分享
上海教育學會會長、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國家督學尹后慶在《未來導向的學習革命》主題演講中,深入剖析技術革命對傳統教育體系的解構效應。他指出,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必須實現從知識本位向素養本位的根本轉向,重點培育學生的探究能力、批判思維與社會責任感。強調教育應回歸"培養完整的人"的本質訴求,通過構建真實情境下的學習場域,促進學習者實現"知識建構-品格養成-精神成長"的立體發展。他特別提出教育質量的新維度應涵蓋人格品質、道德修養、情感智慧等深層指標。
李新碗教授、傅春先生、林莉女士、李梓新先生圓桌論壇
校慶期間同步舉行的"AI時代的教育責任"跨界對話論壇,匯聚各行業專業人士展開深度研討。此次校慶系列學術活動全面展現了籽奧中學作為教育改革先行者的實踐圖景,其以全人教育為核心、以數字素養為特色、以終身學習為旨歸的辦學模式,為應對未來教育挑戰提供了富有啟發性的解決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