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發現,孩子動不動就“上火”——嘴角起泡、嗓子干痛、大便干結,喝再多水也不管用。
其實,這些癥狀未必是真正的“火氣大”,而是身體里的“陰”不足了。
中醫認為,陰代表身體里的津液、血液”,陽代表能量和功能。
如果陰液不足,陽氣就會相對過盛,變成虛火往上竄。會導致孩子新陳代謝快,陰液消耗多,加上挑食、熬夜等習慣,更容易出現陰虛內熱。
今天,邀請到宏韻中醫兒科專家鄧健,來給大家推薦一碗湯,來滋補全身之陰,滋陰降火。
大家可以先點贊轉發關注,以免用時找不到了!
鄧健主任指出,這時候,一碗沙參玉竹甜湯就能幫上忙。
沙參甘涼,能潤肺胃之陰,尤其適合干咳、咽干的孩子;玉竹柔潤,補而不膩,專門滋養脾肺的津液;再加上幾顆紅棗調和甘味。
一碗下肚,就像給干燥的身體下一場“及時雨”,把虛火悄悄澆滅。
當然如果有的孩子上火癥狀更明顯:
- 口腔潰瘍反復發作,喝湯都疼,這時可以加一小把百合,清心潤肺,幫助修復黏膜;
- 如果手腳心發熱、睡覺翻來覆去,放點麥冬進去,滋陰的同時還能清心安神。
這碗湯的巧妙之處在于,它能根據孩子的不同表現靈活調整,既解燃眉之急,又慢慢補足虧虛的陰液。
可以來看一下這個真實案例:
上周有個6歲男孩來看診,反復口腔潰瘍半年,家長一直當“實火”治,清熱解毒藥吃了不少,結果孩子胃口越來越差,潰瘍卻不見好。
仔細一看,孩子舌紅少苔,嘴唇干裂,晚上還總踢被子,這是典型的陰虛火旺。
鄧健主任于是用沙參玉竹湯打底,搭配石斛增強養陰效果,喝了一周后潰瘍消退,連睡覺都踏實多了。
這碗甜湯看似簡單,但沙參的清潤、玉竹的滋膩、紅棗的甘緩,每一步都在為身體補充陰液。
孩子體質嬌嫩,與其用寒涼藥打壓癥狀,不如用溫和的甘潤之品,把根基一點點養回來。
一碗甜湯,補的是藏在深處的“陰”,只有陰液充足了,那些所謂的“上火”癥狀,才會真正消失。
當然,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調理也需要因人而異。但無論如何,這簡單又實用的蘋果水,都值得你一試。大家記得點贊、關注、轉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