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拯救內娛的口水歌了!”
程序員楊平(id:Yapie程序員哥)沒有想到,自己在去年牛市當上A股虧錢博主后,又因為用DeepSeek寫歌模仿周杰倫而跨界登上熱搜。
他沒有樂理基礎,但純由AI指令生成的單曲《七天愛人》發布4天便同王嘉爾、鄧紫棋等明星新作一同進入網易云音樂飆升榜,現已突破兩百萬收聽、4000+評論,有音樂媒體評論稱“這可是無大牌、無宣傳、純空降的成績,華語樂壇要是有這造星能力該燒高香了”。
在走紅后的一個多月里,楊平打開了新的事業版圖。媒體采訪、歌手比賽、上星衛視綜藝錄制等邀約不斷,光是歌曲版權就賣出了5萬元。他的短視頻平臺認證由“財經自媒體”變成“音樂人”,個人簡介也從“4天虧32萬”“7天虧48萬”,改成了“夢想是推動AI音樂發展”。
楊平光是歌曲版權就賣出了5萬元/圖源:@Yapie程序員哥
2025年,AI生成音樂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物,但一個普通人借助AI,實實在在地走通詞曲歌唱、認證平臺音樂人、獲取流量收益、出售版權、反哺個人IP的商業閉環,還算是頭一遭。
楊平告訴南風窗,他推出的一系列AI寫歌教程全網播放量已近5000萬,比歌曲播放量高出一個數量級——顯然,比起歌曲本身,人們對AI音樂制作發行的新奇體驗更感興趣,躍躍欲試希望馴服AI分一杯羹。
成功會輕易被復制嗎?AI把“音樂人”的門檻“打下來”,會拯救華語樂壇,還是讓其變得更爛?
“練習時長兩天半”的“AI音樂教父”
“對不起我錯了,我是練習時長兩天半的AI偶像練習生,我因為我的《七天愛人》一直被舉報,而且一些音樂人要聯合其他音樂人來舉報我……我錯了我直接道歉。”
一首AI歌曲出圈并收獲可觀的版稅,最開始繞不過的就是版權問題。有唱作人認為用AI生成的作品“剝奪音樂人性溫度”,產生版權價值很荒謬,呼吁更多音樂人維權,表示在法院小程序中選擇不正當競爭糾紛起訴,能夠立案。
對此,楊平假意道歉。他對南風窗表示,歌詞是他設計提示詞后用DeepSeek生成,DeepSeek對他表示“版權歸屬于提供創意和提示詞的人類用戶”,曲子和唱作都是通過make best music網站完成,網站訂閱頁面注明“訂閱后將擁有創作歌曲的版權,可以在YouTube、Spotify等網站上使用歌曲”,所以《七天愛人》的版權屬于他自己,他不擔心舉報或起訴。
楊平對歌曲的制作邏輯做了拆解。他初入大學時就自學機器學習,炒股時見證了DeepSeek重創英偉達股價,“資本市場是最能反映消息真偽的”,他當即相信DeepSeek一定是個風口,搭上概念做出產品可以創造價值。他早在2月10日就在網易云音樂上傳了歌曲,并搶占先機發起了“DeepSeek寫歌”的話題。
楊平在社交平臺教粉絲如何使用DeepSeek寫歌/圖源:@Yapie程序員哥
這不是楊平第一次寫歌,他的首作是一首借用三國典故自述虧錢經歷的說唱,流量寥寥。反思過后,他誓要選擇華語音樂最寬的賽道。
“我讓DeepSeek模仿周杰倫的曲風,寫一周(首)愛情相關的歌,要表達從相識的喜悅、相愛的熱烈、深愛的平淡到歸于平凡的靜、分手之后的痛。”楊平告訴南風窗,三秒之后他就得到了完整的歌詞,而且因為他錯把“首”打成了“周”, DeepSeek給了他從星期一到星期天七天情感漸變的敘事版本,歪打正著地冠上《七天愛人》的曲名,效果超出預期。
不少樂評表示,這首歌核心的魅力源于歌詞:“‘你說冰美式太苦要加一勺我的妥協’,方文山看到都得避讓三舍。”DeepSeek對日常意象排列重組的功勞。人們紛紛傳播黑底白字的網易云歌詞截圖,感慨“人類一敗涂地”。
楊平在自己的主頁無償分享了作詞作曲和上傳國內主流音樂平臺的實操教程,教粉絲用版權屬于自己的AI作品進行音樂人身份認證。
目前,騰訊音樂開放了單獨的AI音樂通道,“沒有任何審核,包過”,楊平說,上傳后還會自動同步到QQ、酷狗、酷我三個平臺,但明確表示AI作品沒有收益。
騰訊的寫歌大模型
網易云音樂和抖音旗下的汽水音樂會為作品提供如播放收益、激勵金、會員包等回報,一萬播放量通常對應幾十元收益,相應地對歌曲版權有效性和質量有著更嚴格的審核。
很多網友在上傳作品認證音樂人時會接到“未通過審核”的通知,要求進一步確認作品原創性,“演唱作品要求提供30s本人出鏡露臉清唱視頻,非演唱作品要求提供30s本人出鏡播放工程文件視頻”。
對此,楊平又教粉絲如何將AI生成的成品進行分軌(鋼琴、貝斯、鼓、人聲等)做成文件輔助審核。
楊平的歌曲分軌教程/圖源:@Yapie程序員哥
楊平的粉絲鄭楠告訴南風窗,通過審核不算困難,他在自拍視頻里和AI軟件頁面里的文件同框,向審核員問好,并表示“我的詞曲演唱是通過DeepSeek和make best music自動生成的,我是軟件的付費會員,所以擁有這首歌的通用商業版權,壓縮包里附上了訂閱界面截圖,接下來請審核老師聽一下原始音頻文件……”他還附上了txt寫明了歌曲創作靈感,“實事求是”,并未避諱AI制作,“等了一天就通過審核了”。
南風窗同多位近期使用包括Suno在內不同AI工具成功認證音樂人的網友核實了這套流程的有效性,楊平告訴南風窗,從他的實踐經驗來看,目前音樂平臺的審核流程其實并不會特別區分作品是人類創作還是AI生成,他上傳過一首他做出來很滿意的歌,3分鐘后直接就過審了:“他要看你的品質,只要你的歌好聽,根本不用傳任何證明,就是好聽就可以了。”
為了“送佛送到西”,楊平還申請了“ai6666.com”的域名,將全套流程中寫詞、作曲、分軌等網址一站式整合,一時間成為了粉絲口中的“中國AI音樂教父”。
網易云音樂有關人士對南風窗稱:“目前,平臺不允許使用 AI作品認證音樂人身份。”同時該人士也表示:“由于AI技術快速迭代,以及部分作品摻雜人工修改,目前平臺做到100%前置識別 AI 作品也存在一定困難。”隨著平臺審核能力不斷提升,AI音樂被當作原創的案例會難以復制:“平臺即將上線 AI內容識別管理體系,在此前基礎上更細致、更規范地識別管理相關內容。”
難控的質量
《七天愛人》大獲成功后,評論區里也有說“旋律不夠抓耳,沒有記憶點”的聲音。楊平乘機推出了《八天愛人》。他引用勒龐《烏合之眾》里“斷言、重復、傳染”的三種手段佐證自己的改詞技巧,把“梅雨在聊天框里下了整夜”在全曲中重復了6次,各種抽象比喻堆疊在一起。
有網友開始不買賬,表示“AI下料太猛了”“d里d氣”“像極了小學生剛學了成語,結果滿篇作文全是成語”,數據斷崖式下跌。
《八天愛人》的歌詞
更令楊平哭笑不得的是,《九天愛人》《十天愛人》《十一天愛人》《十二天愛人》《十三天愛人》都被不同AI音樂人搶發,最多甚至可以搜索到《九十九天愛人》和《一百天愛人》。不過,這些作品的點贊評論都在個位數徘徊。
楊平復盤后告訴南風窗,他覺得《七天愛人》走紅的原因也并非好聽,“市面上好聽的歌其實有很多,主要是我教大家寫歌這個事兒火了。”
他也發現,目前無音樂基礎的初學者難以持續生產好聽的AI歌曲,創作過程就像不停地“抽卡”。常見的AI唱錯字,可以將多音字、難字換成更簡單的同音字,比如在輸入時將“行”寫成“刑”、“蟹”寫成“謝”,但由于不具備作曲和編曲技能,如果對生成的作品旋律不滿意,只能比較局限地對歌曲進行加工。
楊平演示了對歌曲1分50秒后的修改,他輸入想修改的部分歌詞,保持音樂風格選項不變,點擊extend(擴展)讓AI重新續寫,但再生成的曲調是不可控的。他表示“把歌做好其實非常難”:“我一共寫了幾百首歌,目前最好的其實就兩首,(比起繼續做歌)我還是專注去寫教程了。”
楊平的AI寫歌系列教程/圖源:@Yapie程序員哥
的確,對于AI生成歌曲質量要求較高的用戶還要求助專業人士。范格去年從音樂學院畢業,在校時便常接歌曲定制和編曲業務,現在經營著一個小型線上工作室。從2024年初Suno爆火至今,他不止一次地遇到客戶希望就已經形成的音頻修改歌詞或微調旋律,盡量保留原曲質感的需求,畢竟客戶認為親手用AI生成的作品凝結著自己的想法。
對于這種“微小的瑕疵”,客戶往往覺得是“舉手之勞”,但對范格而言,意味著要人工在原旋律基礎上重新作曲編曲:“我們首先要多一個扒譜的步驟,把他這首歌里所有的配器都扒出來,然后再重新去寫,比較復雜的話價格可能還會(比常規接需求直接創作)更貴一些。”
通常范格的報價從800元起,基準行情在2000元左右,他給自己的定位是“下沉市場”,但這對出于興趣用AI試水的愛好者來說,仍然是不太能夠接受的。
AI正改變著傳統的音樂版權交易市場,尤其是歌曲定制業務。范格曾接到《永夜星河》和《哪吒2》的cp曲約稿,粉絲對產出精益求精,且因同人文化圈內共識,對抄襲和把原作變成“喂”給AI的“數據飼料”有著天然強烈的反感,所以格外尊重純人工創作的成本。但更常見的,是“被市場教育”后理直氣壯帶著個位數預算上門的客戶。
他見過同行曬出一個喜歡Kpop的12歲女孩的私信:“我想讓你幫我創一首歌曲,10r(10元),可以嗎?然后呢我今天就要,要有rap,有中文,有英文,類似于一個女團的出道曲還要有彈舌。”他覺得原本沒準還能出于善心免費做,“可偏要給10塊侮辱一下我”。
更令范格無奈的是,很快就有使用AI的“工作室”緊隨其后,熱情回應:“付費3.68元,你自帶詞來,一首詞可以生成兩首不同版本的曲子。”
實際上,Suno、make best music和剛發布正當紅的Mureka等主流AI都可以用免費積分一次性生成兩首曲子供用戶挑選。范格腹誹:“擾亂市場也該有個度吧。”
乙方的“滅頂之災”
更高端的音樂人也已被AI波及。
MT1990從上海音樂學院本碩畢業,現在是浙江音樂學院的一名教師,除此之外,他更廣為人知的身份是爵士鋼琴家和職業作曲、制作人,開過多輪巡演,創作的純音樂全網播放量已逾236億次,還和騰格爾、容祖兒、鹿晗等知名藝人合作。他告訴南風窗,從2019年起他所處的制作人尤其是詞曲作者圈子每況愈下,2024年開始,AI更是令專職詞曲作者從和明星齊肩的“作曲家”淪落到無人問津的狀態。
MT1990表示,他身邊朋友作為商業音樂的頭部作者,年收入在七位數以上,2019年經歷了第一次行業沖擊。原本業內工作以“邀請制”為主,比如某明星要出一張專輯,五首歌請著名老師寫,其余五首經由平臺方或版權公司接包后發包比稿,詞曲作者們就會寫歌,找人唱,做簡單編曲,一般一首歌會有五到十首投稿,大家都有機會,后續如果能夠把制作也包攬下來,一般能入賬5萬左右。
但從2019年開始,行業內涌入了大量“不講武德”的邊緣從業者,直接用免費beat或版權歌曲的伴奏做哼唱,因為有制作好的伴奏加持,歌曲質量往往不差,且因不需要編曲,投稿成本極低,要價1萬元上下。這時一個收歌單子往往會收到上百首投稿,造成了詞曲從業者整體價值的下降。
楊平的AI寫歌教學還包含歌詞的制作/圖源:@Yapie程序員哥
不過2024年前,各平臺需要自己的版權歌曲,加上小公司對版權投資的渴望,專業詞曲作者尚有活路。然而隨后AI的廣泛應用更是將從業環境“破壞殆盡”。
他記得2024年5月,某歌手的公司下發了一個ost收歌需求,結果收到了近千首詞曲作品,“往年這個數量不會超過20首,這近千首作品大部分是一些新入行的‘抽象選手’用AI創作的。”即使一個專業老師不間斷挑選,也要聽幾天時間才能挑出可用的。“AI是用數量去淹沒你,你的歌不是說沒有AI好,但是甲方沒有辦法再去聽到你的東西了。”
“劣幣驅逐良幣已經到了非常夸張的地步,像我一位很要好的合作伙伴,給李榮浩和胡歌寫過歌,這一年多沒有賣掉一首歌。”MT1990告訴南風窗,“AI對于職業的詞曲作者,應該算滅頂之災。”
他自己在2023年前寫的歌全都賣掉,但現在“堰塞湖”現象已經出現:“平常空下來的時候會創作,比如原來我手上有5首歌這次沒被甲方買去,下次還有別的甲方買,但現在手上的歌越做越多,會越來越賣不掉。”
MT1990表示,AI作為應用層面上的工具,便利的是提出想法的人,而這群人往往是行業內核心資源的掌控者。“大部分人在行業內其實是提供勞動而非想法的,甲方提供想法。AI普及,乙方的市場就會急劇萎縮。”
現在大牌明星已傾向于不再邀歌:“第一是他們自己變得更加容易創作了,有時他有靈感,自己給一段,然后AI幫他生成幾個版本挑選,再找人編曲加工一下,就變成打引號的‘song writer’;第二他們也邀不到什么像樣的歌了,不可能說一個大明星去聽幾千首demo對不對?他們偶爾會依賴于朋友間內推,比如說我給某個明星寫歌,直接通過他的經紀人推給他聽。”
MT1990表示,AI普及,乙方的市場就會急劇萎縮/圖源:圖蟲·創意
MT1990偶爾會有點不忿:“很多大的制作人或者明星,也是從小創作人小乙方開始做起的,像李榮浩他們都是從一首歌幾千塊幫別人寫,慢慢一步步爬上去的。以前你可以先給別人干活,做得好會有更好的機會給到你,現在這些機會只集中于一些能夠直接接觸到一線的、已經成名的乙方,普通創作者沒有機會成長為有名的創作人了,上升通道被堵死了。”
在高校任教的他也非常直觀地感受到了AI對后浪的沖擊:“現在音樂學院的學生,從我自己帶的來說都非常卷,比以前要勤奮很多。以前大學時期具備做出版級作品實力的學生鳳毛麟角,現在很多都開始有這個能力。”
MT1990所任教的專業是音樂工程,“是音樂行業里面最賺錢的”。以往學生更多地向往體制外自由音樂人的生活,做游戲配樂、廣告配樂、職業歌曲創作、音效師等等都前途光明。“看不上老師、群文單位(從事群眾文化工作的事業單位,如地方文化館、電視臺)等體制內幾千塊錢的工資。現在大家都希望有一個安穩的未來,行業發展太快了,擔心以后沒飯吃,都拼了命地想去考研或考博,卷體制內這一條路。”
“雖然學生越來越努力,但對未來越來越悲觀了。”
何去何從
AI當然也在衍生新的機遇。除了最初交割的版稅,楊平也保留了《七天愛人》的分成權利,與ktv、影視項目等合作他會收到轉授權的報酬;他的AI音樂教程在6個平臺同步更新,出了十幾集依然很有人氣,目前他全網粉絲量已經超過30萬,有人搬運他的視頻去賣,也有網課平臺問他能否入駐平臺錄課教DeepSeek寫歌,不過他都沒有同意。
他的短視頻報價是單平臺1.5萬,不少大廠來找他合作。比如DeepSeek前期常常宕機時,騰訊元寶找他推廣;網易云音樂和攜程舉辦的城市文旅歌曲比賽“如歌的旅程”請來方文山和于文文等嘉賓擔任評委,也邀請了楊平投稿。
這是一場允許AI工具創作、也請AI參與一部分評分工作的比賽,網易云有關人士稱,其模型“基于海量歌曲數據和智能算法,已成熟運營多年,可有效評估歌曲質量,預測未來播放量”。楊平的作品《潮汐情書》在AI評分階段名列前茅,入圍了復賽,又可以至少獲得1萬元獎金。官方還在初賽路透榜專門注明“DeepSeek寫歌程序員來參賽了”,為活動增加熱度。
在“如歌的旅程”賽事初賽環節,除了人工核查,也有AI評分的部分
MT1990告訴南風窗,目前AI音樂更多應用在泛娛樂化場景中,“適合不搞音樂的人去使用”,比如人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歌手音色重制歌曲,原本一個普通做解說的人也可以用AI把文案做成說唱形式,“找樂子,不是審美導向的”。
至于小白想通過AI音樂賺錢的路子,MT1990告訴南風窗,首先像批量生產1000首歌通過腳本工具上傳到平臺跑點擊量,已經很容易被機器審核識別封號,其次“低門檻的東西人人都能做,憑什么這個錢讓你掙呢?”
而對真心以音樂為志業的人,MT1990覺得做個人IP是重中之重,“這個時代沒有給你當一個好的乙方的機會”。他不贊成用蒸汽機取代馬車的論調來類比AI和人類創作,“說科技進步人們生活會變好,(這樣比喻的人)沒有搞清楚主體,被蒸汽機車取代以后,可能那些車夫還是車夫,但是那些拉車的馬沒有工作了。”掌握資源的人可以從駕馬車轉向開蒸汽機車,“我們(做乙方的)人其實是馬”。
所以他覺得:“第一個是做IP,第二個是讓自己的水準脫離低門檻,如果說你的水準超過大部分底層從業者的,那么你還是有在行業內立足的機會的。”
對于MT1990本人來說,他研究生在讀時就注冊了公司做教育培訓和作曲編曲制作,2017年開始專注純音樂創作,不斷被人欣賞翻彈,積累了自己的流量做出IP,目前屬于比較行業頭部的制作人。所以雖然寫歌賣歌“收入全砍”,但個人音樂版稅可以維持日常開銷,另外商用的廣告、游戲音樂對質量要求高,這部分專業業務仍有很多人找他合作。
MT1990告訴南風窗,音樂人們現有的生存空間有賴于AI音樂軟件在運行原理上還沒有質的突破,也就是在技術上,聲音合成還不能超越采樣的真實性,“那么AI通過機器算法模擬出來的樂器和人聲,比起真人錄制或者制作,質量上肯定是會打折扣的。”
MT1990從小就學鋼琴,升高中前看了《海上鋼琴師》,主人公1900行云流水地演奏,就像琴鍵早已等待著那些音符,他自此也想成為那樣的即興高手,做“陸地鋼琴師”:“別人講任何一個題目或者意象、畫面,我可以直接在鋼琴上把它完成出來。”不管未來AI如何大放異彩,他還是可以彈琴,做AI無法替代的現場表演。
《海上鋼琴師》劇照
然而在目之所及的當下,他還是見證著AI的攻城略地,這些“替代”也給他的工作帶來了便利。
“現在我個人不會再找詞作者合作了,全都是自己寫加上AI輔助”——一部分寫詞人少了工作;
“我們給甲方發demo,原本會找專業歌手去唱,副歌合唱以往還要找幾個人分不同聲部來錄制,現在我們可能自己唱,然后把聲音用AI替換成明星的聲音就可以了——你看這些歌手不就沒飯吃了嗎?”
“以前我單曲封面都找畫師畫的,現在AI做。”一張想要沖獎的發行量大的專輯,如果有真人拍攝,原本預算可能高達5萬,他自己進攝影棚拍了人像讓AI生成初稿,再請畫師潤色,“最后花了1000塊錢”。
工作減少的創作者們看起來很倒霉,但如果不加節制濫用AI,“你仔細想一想最倒霉的是誰?”MT1990問,“是聽眾!我不懂繪畫,看不出大的區別,那么在專業的設計者眼中,AI封面相對于人的設計肯定是差勁的;歌詞是機器做的,質量有差別,曲也是一樣……差別匯聚在一起,最后就是聽眾接受這些預制菜。”
不過據南風窗觀察,更倒霉的也許是聽眾不存在了。
剛剛當上“網易音樂人”的AI初學者鄭楠告訴南風窗,他中學時代曾有個組樂隊的夢,但求學、工作馬不停蹄,沒想到最后是AI輕易地替他實現愿望。他興奮地把專屬自己獨一無二的歌曲上傳到平臺,但收聽寥寥,也沒有評論,像面對著一片人跡罕至的荒原。
“我覺得滿足,又有一點寂寞。”
文中配圖部分來源于網絡
作者 |祖曉謙
編輯 |向 由
值班主編 |吳擎
排版 |菲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