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清明,全國近九成山火由祭祀用火引發,漫天紙灰不僅模糊了思念,更灼傷了青山。今年清明,將思念傳達給故人,我們可以有更溫暖的方式。
舉辦追思會,講述祖輩故事;“植樹祭掃”,新抽的嫩芽比紙灰更有生機;線上“云祭掃”,視頻里綻放的電子菊叢不會枯萎……這些改變,不是拋棄傳統,而是讓真情有了更清澈的載體。
對逝者的追思,恰是對生者的提醒。長輩健在時,常回家看看,用全家福替代香燭。那些與家人圍坐的午后,遠比灰燼中的火星更溫暖恒久。
祭祀的本意是傳遞愛與記憶。這個清明,讓我們用鮮花代替紙錢,以陪伴替代煙塵,讓思念化作潤物的春雨。最珍貴的思念,不在隆重的形式,而是在于歲歲年年的陪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