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4月,“中國牡丹之都”菏澤迎來八方賓朋,共襄國花牡丹盛舉。進入曹州牡丹園,各種顏色和造型的牡丹花爭相盛放,引得游客紛紛拍照留念。
“這個牡丹花造型的鮮花餅太精致了,好吃嗎,甜不甜?”在曹州牡丹園內的蘇州稻香村牡丹鮮花餅銷售點,不時會有身著漢服的年輕人前來詢問。
一朵牡丹花,承載著菏澤上千年的文化底蘊和國民情感;一塊牡丹鮮花餅,則濃縮了蘇州稻香村傳承兩個半世紀的創新密碼。
“國潮+健康”創新升級
作為菏澤特色“城市伴手禮”,蘇州稻香村今年全面煥新升級的牡丹鮮花餅備受市民關注。為迎接2025菏澤牡丹節會的到來,蘇州稻香村從年初就開始著手研發新品。
新品牡丹鮮花餅結合牡丹花的花蕾期、初綻期、盛放期三段花期,參考牡丹九大色系,對牡丹鮮花餅造型進行了全新設計。其中,創新研發的陳皮牡丹酥采用混糖工藝,外皮雙色交織,形似初綻牡丹,餅皮松軟細膩,入口即化;遵循“藥食同源”理念的陳皮牡丹餡料,經過多次試驗,恰到好處地將陳皮果香與牡丹清甜進行融合,讓內餡綿密香甜。
新推出的“國色天香”伴手禮盒,以牡丹花為設計靈感造型,還原牡丹盛放時的雍容姿態,盒內牡丹鮮花餅分為白、粉、黃、綠、紅、紫六種顏色,點綴花蕊,色彩絢麗,外皮軟糯細膩,內餡飽滿香甜,低糖低脂的餡料配方,讓人們攝入卡路里時不會有過多的身體和心理負擔。
據悉,新品牡丹鮮花餅自4月初在線上線下上市以來,銷售熱度持續攀升。
“牡丹鮮花餅的全面升級煥新,不僅是『國潮+健康』產品策略的又一次成功創新,更是蘇州稻香村『城市伴手禮』系列產品中,具有標桿意義的產品。今年蘇州稻香村牡丹鮮花餅成為了‘世界牡丹大會’推薦產品,就是很好的證明,得到了菏澤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深受菏澤市民的歡迎。”蘇州稻香村集團副總經理周立源說。
據介紹,蘇州稻香村主動迎合年輕人對于“顏值、口味、健康”的綜合需求,這些年來在產品造型和包裝設計方面不斷加大投入,越來越多融合不同地區的文旅元素,對傳統中式糕點進行降糖降脂的品質健康升級。“今年的新品牡丹鮮花餅從糕點造型參考牡丹九大色系、三大花期,到包裝設計充分融合牡丹花設計元素,將國潮文化展現的淋漓盡致;餡料方面遵循‘藥食同源’理念、在保證傳統糕點口味的同時,降糖降脂,迎合了人們健康飲食的理念。”周立源表示。
“小糕點”撬動“大產業”
在中華老字號金字招牌的加持下,一塊塊牡丹鮮花餅通過蘇州稻香村覆蓋全國的經銷網絡,走進了千家萬戶,并入選《中國特色風味食品標志性產品名錄》。
作為中國糕點行業的龍頭企業,蘇州稻香村集團在過去的幾年里,結合菏澤牡丹產業特點,深度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致力于通過“小糕點”撬動“大產業”。
據了解,依托集團在山東的產業鏈布局,蘇州稻香村針對牡丹精深加工產業,在菏澤重點投資布局多家企業。其中,山東稻香村食品工業有限公司自2016年投產至今,已經成為集團產能最大的核心企業之一。被評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綠色工廠”“高新技術企業”,被認定為“山東省瞪羚企業”。
近5年來,蘇州稻香村集團圍繞菏澤牡丹產業不斷加大投入,利用自身產業鏈優勢,投資布局原料種植基地、餡料加工、研發生產、印務包裝、倉儲物流、市場銷售、電子商務、職業培訓等產業鏈上下游業務,有效將產業資源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推動提升牡丹產業附加值。同時,通過“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發展標準化牡丹、玫瑰等特色產業種植基地2萬余畝,間接帶動就業1.5萬人,實現了企業增效、農戶增收、經濟增長的多贏局面,有效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齊魯樣板”。
“蘇州稻香村以牡丹餅和玫瑰餅為代表的鮮花餅系列產品,去年銷售超過1500萬塊,并走向國際市場,成為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美食載體。”周立源說。
菏澤牡丹在實現“一朵花到全產業鏈”的過程中,離不開像蘇州稻香村這樣擁有深厚文化底蘊和產業鏈優勢的龍頭企業的參與和帶動。以蘇州稻香村牡丹鮮花餅為代表的牡丹產品,不僅將特色農副產品與現代生產工藝相結合,更將傳統牡丹文化與現代消費文化相融合,推動牡丹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老字號+”模式創新,打破地域限制
牡丹鮮花餅成功的背后,是“小糕點”撬動“大產業”的成功實踐,同時也是蘇州稻香村“老字號+”模式的創新探索。
業內人士認為,打破地域限制,積極參與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甄選優質原料,推出特色風味食品和特色城市伴手禮,已經成為蘇州稻香村重要的產品和市場戰略。
據了解,1773年始創于蘇州的蘇州稻香村,作為中式糕點行業現存持續經營歷史最久的企業之一,傳承兩個半世紀以來,將守正創新視為發展的核心關鍵。已經成為大型食品企業集團的蘇州稻香村,從發源地蘇州走向全國和世界的過程中,一直在思考如何針對不同市場、不同人群、不同文化進行產品和品牌融合發展,從而打破老字號地域發展局限,因地制宜、順勢而為地不斷進行創新發展。
如今,蘇州稻香村集團已在江蘇、北京、山東、遼寧、河北、天津、四川等省市區建有10個現代化加工園區、100多條現代化生產線,銷售版圖覆蓋全國,并將上百款中式糕點出口5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不難發現,“老字號+”的發展模式,是一條“相互賦能、相互成就;共同發展、共贏共生”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也是老字號企業面向全國發展的“破局”之路。
編輯:左淇菘
校對:宋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