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近日,長白新村街道司法所為水豐路分校的學生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沉浸式愛國及國安教育課。通過互動游戲、紅色歌曲傳唱與戰役故事講解,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在孩子們心中播撒下家國情懷的種子。
活動伊始,司法所老師化身“歷史引路人”,帶領學生們穿越回烽火年代。“要不要參加共產黨?”“面對敵人威逼利誘,是嚴守秘密還是茍且偷生?”投影幕布上,劉胡蘭烈士的人生抉擇被設計成五個生死關卡,學生們每做出一個選擇,屏幕上便生成相應的人生軌跡——或是守護機密壯烈犧牲,或是成為潛伏的紅色火種。
“原來劉胡蘭15歲就為革命犧牲了!”一名學生在連續兩次觸發“犧牲結局”后紅了眼眶。當最終答案揭曉,孩子們恍然發現,那些看似殘酷的選擇題,正是劉胡蘭烈士真實的人生注腳,劉胡蘭為了保護黨的秘密,光榮的獻上自己的生命。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游戲環節結束后,司法所老師帶領全體學生齊聲高唱經典紅歌《我的祖國》。悠揚旋律中,工作人員結合歌曲背后的歷史故事,將孩子們的思緒帶回到1952年的上甘嶺戰役。通過影像資料與情境講述,學生們了解到志愿軍戰士如何在缺糧少藥、炮火連天的坑道中堅守43天,用血肉之軀為國家安全筑起鋼鐵防線。
“你們知道嗎?戰士們在坑道里舔石壁上的水珠解渴,用《我的祖國》互相鼓舞,這首歌是他們心中的‘精神彈藥’。”老師以鮮活細節展現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并通過提問互動引導孩子們思考:“如果身處絕境,你們會像戰士一樣堅守信念嗎?”一名學生舉手回答:“我會!因為祖國的大河和稻花不只是風景,更是需要我們守護的家園,我會為國家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課堂結束前,老師向小朋友們提出最后一個問題“你能為國家安全做些什么?”學生們紛紛舉起小手,有的回答“在上網的時候,我不能泄露國家秘密,而且要提防套取我話的人。”有的回答“在路過軍事區域,我不能拍照片,更不能發到網上。”
這場沉浸式教育讓紅色基因在童心跳動,歷史不再是書本上的鉛字,而成為可觸摸的信仰。當英雄故事與《我的祖國》旋律交織,孩子們眼中迸發的不僅是敬仰,更是“保衛國家安全”的擔當和責任。司法所創新打造的互動課堂,將家國情懷化作少年們心中的不滅燈塔,讓愛國精神融為少年們守護山河的精神底色,成為保衛國家安全最堅實的力量。
文字丨沈瑩
圖片丨沈瑩
編輯丨文茜婷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