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晚,寰球汽車連線了奔馳、寶馬、林肯、福特、道朗格等多家涉及美國原產整車進口業務的品牌。受訪品牌普遍表示,目前仍處于觀望狀態,尚未對銷售政策或價格體系作出調整。
“一方面是頂層政策剛剛發布,仍需各環節逐級解讀和消化;另一方面也出于對后續細則可能變化的謹慎考量。”某品牌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
而一位不愿具名的福特品牌經銷商也坦言:“這次來的太突然,我們內部還在等總部統一口徑和指導。”
但據消息人士透露,JEEP在昨天的全新牧馬人(參數丨圖片)上市發布會上,對媒體小范圍表示,JEEP今年不會因為關稅進行價格調整。
在天津港等平行進口車主要集散地,部分熱門車型如美規GLS、道奇Ram等已傳出價格上漲信號,尤其是針對未能趕上“在途豁免”政策的庫存車,調價壓力逐漸顯現。然而,大多數貿易商仍選擇按兵不動,等待政策進一步明朗。
終端銷售層面,部分銷售顧問已借助“關稅上漲”的市場預期,推動客戶提前下單,甚至加速現車清理。“目前到港的現車基本是老稅率價格,客戶能接受的話就趕緊買,我們也在抓緊清貨。”一位平行進口商的銷售經理表示。
與此同時,寰球汽車注意到,多個品牌經銷商對美規車型的新訂單普遍持謹慎態度。目前,多數門店僅接受客戶登記,暫未啟動實質性預定流程。“風險太大了,客戶訂車我們也不敢保證最終價格,除非手上有現貨。我們現在都在勸客戶再等等看。”一位華北地區經銷商說。
政策方面,4月9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第4號與第5號公告,明確自2025年4月10日12時01分起,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84%關稅,以回應近期美方對中國產品實施的新一輪加稅措施。
同日,海關總署同步發布執行公告,設立“緩沖窗口期”:凡在2025年4月10日12時01分之前從啟運地啟運,并在5月13日24時前完成申報進口的“在途貨物”,可申請免征本輪加征的關稅。申請企業須在報關單備注欄注明“<加征關稅在途貨物>”,并提供運輸起始時間、路線等證明材料,確保信息真實合法。
行業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加征關稅的幅度已遠超此前數輪調整,銷售體系難以通過內部消化應對價格壓力。“現在美產車幾乎已經沒有利潤空間,客戶也下不了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天津地區平行進口車商表示。
資料顯示,中國每年從美國進口整車約11萬輛,其中約40%通過品牌官方渠道引進,其余則依靠平行進口及其他方式進入市場。當前在售的進口車型中,奔馳GLE、GLS,寶馬X7、X6,福特F-150猛禽、野馬Mustang,林肯領航員,通用道朗格全系、JEEP全系,以及特斯拉Model S、Model X等,均為典型的美國原產產品。
業內人士認為,此輪關稅調整無疑將對整體進口車市場帶來實質性影響,尤其是對美規車源依賴度較高的平行進口渠道,價格策略和庫存管理都將面臨新的挑戰。
寰球汽車注意到,目前二手車市場尚未出現明顯波動。一方面是因為美產車型在二手市場占比較低,另一方面價格反應通常具有滯后性。有分析指出,若新車端持續上調價格,二手市場預計將在未來1至2個月內出現價格聯動。
專家表示,從本輪政策落地節奏來看,從消息釋放到正式執行僅用不到一周時間,市場準備時間極為有限。盡管中美之間整車直接進出口的總量并不算大,主要集中在高端豪華品牌,短期影響相對可控;但從產業鏈層面看,政策持續演變之下,對零部件進口、加工貿易及配套體系的沖擊將更為深遠。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在途貨物”申報窗口臨近,行業已進入“窗口期博弈”階段。誰能準確把握政策節奏、理順庫存結構,將在接下來的市場調整中占得先機。與此同時,業內也在密切關注后續是否會有更多細化指導出臺,或中美之間是否存在進一步的磋商可能。
對于終端消費者而言,當前正處于“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博弈與“謹慎等待”之間。影響車價的不僅是關稅本身,還包括政策落地節奏、品牌策略及渠道執行力。在多重變量疊加下,進口車市場已然進入一個真正的“政策觀察期”。
關于對進口車市場的影響,寰球汽車仍將進一步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