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日前,胡塞武裝對美軍"杜魯門"號航母發動新打擊,距特朗普公開喊話停火僅隔六天。這場由美軍主動發起的軍事博弈,正演變成難以收場的戰略困局。
美軍在紅海的軍事行動陷入"成本黑洞"。五角大樓內部報告顯示,自3月15日重啟空襲以來,僅精確制導彈藥就消耗超2億美元。若算上"杜魯門"號航母戰斗群每日180萬美元的燃油消耗、B-2隱形轟炸機的跨洲際部署費用,三周內軍費開支突破10億美元大關。更讓軍方難堪的是,這些真金白銀換來的戰果存疑——胡塞武裝地下武器庫80%設施完好,其導彈襲擊頻率不降反增。
"杜魯門"號航母資料圖
特朗普的停火喊話被現實狠狠打臉。當美軍指揮官聲稱"摧毀敵方70%打擊能力"時,胡塞武裝用行動證明反制手段仍在升級。4月3日至6日,該組織連續擊落第17架MQ-9無人機,對航母編隊實施復合式飽和攻擊。衛星圖像顯示,遭襲的"柯立芝"號補給艦被迫暫停作業,暴露美軍后勤鏈的脆弱性。
這場不對稱對抗撕開美軍戰術體系的漏洞。胡塞武裝采用"蜂群戰術",單次襲擊出動12架以上自殺式無人機配合多枚巡航導彈,迫使"宙斯盾"系統持續超負荷運轉。防空導彈每攔截1架3000美元的無人機,就要耗費價值百萬美元的攔截彈。這種消耗模式讓美軍陷入"大炮打蚊子"的財政陷阱。
戰場之外的連鎖反應更令白宮頭疼。沙特境內煉油設施遭襲頻率上升30%,國際油價應聲波動。阿聯酋突然加強防空部署,暴露出海灣盟友對美軍保護能力的懷疑。英國皇家海軍已悄悄減少護航頻次,所謂的"20國聯盟"名存實亡。
胡塞武裝資料圖
軍事分析師指出關鍵矛盾:美軍空襲未能切斷胡塞武裝的軍火供應鏈。從伊朗轉運的導彈零部件通過也門山地密道輸送,胡塞武裝在薩達省建成的地下兵工廠每月可組裝50枚中程導彈。這些隱藏在民房下的生產點,讓價值數億的鉆地炸彈失去用武之地。
五角大樓的尷尬報告揭示更深層危機——胡塞武裝的戰場存活率超預期。該組織采用"打了就跑"的游擊戰術,移動式發射架在沙漠中神出鬼沒。美軍情報顯示,其核心指揮體系仍保持90%通訊暢通,基層作戰單元損失率不足15%。
這場較量暴露出現代戰爭的成本悖論。當F/A-18戰機每飛行小時燒掉2.4萬美元燃油費時,胡塞武裝用改裝的漁船就能發射反艦導彈。美軍"杜魯門"號航母的威懾光環,在也門海岸線200公里外已然失效。
"杜魯門"號航母資料圖
地緣政治學者強調破局關鍵仍在加沙。胡塞武裝明確將紅海行動與巴勒斯坦問題捆綁,只要加沙戰火不熄,海上襲擾就不會停止。美軍在紅海的進退維谷,本質上是中東戰略失衡的縮影——武力恫嚇解決不了深層次矛盾,10億美元軍費買不來地區穩定。當航母戰斗群的航跡在也門海域徒勞畫圈時,華盛頓或許該重新審視"炮艦外交"的21世紀適用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