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美科技戰帶來的風險與壓力,臺灣產業、國際談判及政策布局成為全民關注焦點?!靶姓骸备痹洪L鄭麗君預計領軍應對談判,外傳甚至邀請張忠謀加入,引發社會議論。對此,國民黨立委葛如鈞指出,面對這場歷史性的國際博弈,不應拘泥于特定人選,應廣納各界菁英,“甚至蔡英文也可能是一個選項”。他強調,這是歷史談判時刻,不只是90天暫停期,未來仍有高度變數,應該要精銳盡出。
葛如鈞表示,不是鄭麗君不好,而是現階段社會應進行更廣泛的討論,提出能真正代表臺灣利益的最佳人選。他直言,“過去是鄭麗君,現在也是鄭麗君,這是否太過簡化?”
針對賴清德于9月26日早上投書國際媒體。葛如鈞認為,賴清德的論點雖然來晚了,但總算明白點出一大要項在非關稅障礙(包括匯率操縱),是唯一值得一提的部分。
葛如鈞表示,賴清德選擇透過投書國際媒體發聲,是創意,還是代表政府對外已無正常發聲門路?希望是前者。他強調,雖然美國“對等關稅”暫緩90天,但政策可能隨時變動,且半導體關稅是另一個未解議題,“請大家勿驚勿喜,所有中長期問題仍在,產業壓力絲毫未減?!?/p>
他進一步指出,川普的政策未必只限90天,未來變數更多,“美國產業與服務將更深入無人之境,本地產業難以對抗,只能選擇合作,利潤只會再壓縮。”
針對產業政策方向,葛如鈞直言,臺灣應正視區塊鏈、AI等新興科技在監管與發展上的需求,“政府要搞清楚方向”。他也提醒,能源采購議題迫在眉睫,“不論是延役核電還是維修部件、技術合作,政府勢必要放棄神主牌,可能越快開始越好?!?/p>
葛如鈞批評,民進黨政府在臺積電赴美、產業多元性、長期結構問題上處理不足,卻仍選擇倚賴舊人事與過去策略。他強調,“我們爭取到的不是90天,而是現在,這么關鍵的時刻,卻看不到政府真正的應對與準備?!?/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