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福建和西班牙馬德里位于寬廣的亞歐大陸兩端,早在400年前就因為海上絲綢之路緊密相連。近年來,隨著經貿活動、人文交流的不斷升溫,日益頻繁的文旅交流合作為兩地關系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明代月港商船出航圖
西班牙“塊幣” 圖源:漳州市博物館
2021年,福建與西班牙駐華使館共同舉辦的“西班牙科學攝影展”在福建博物院展出。
2024年“海絲起點 清新福建”文化和旅游推介座談會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集中推介福建特色文化和文旅地標……
我們盛邀國際友人,來福建“品福茶”“感受光明之城的歷史底蘊”“徜徉于鼓浪嶼的愜意日常”“登武夷山、領略世界建筑奇葩”,共創中國-西班牙美好明天。
福建山多地少,獨特的山川地貌形成了具有區域性特色的物產品類和勞作生計。清代學者袁枚在《小倉山房詩集·試茶篇》中有“閩人種茶如種田,郄車而載盈萬千”的經典概括。
閩茶外銷與西方、俄羅斯等開辟的商業網絡聯結,東方特色農產品經中國沿海口岸與外國資本、航海技術、商業社會消費需求提升等元素相結合,形塑了閩地茶葉生產、制作和外銷的網絡,也推動了福建茶行業生產、運輸和消費各環節的社會分工。
如今,福建茶以傳承百年的非遺茶香助推中國茶文化遠播世界。福州茉莉花茶、安溪鐵觀音、武夷巖茶、福鼎白茶、漳平水仙、坦洋工夫等六項制茶工藝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武夷山茶旅線路入選國家級精品路線《中國茶·福建故事》多語種紀錄片全球播出,覆蓋50余國。
在福建,茶從來不止于飲,采茶女指尖掠過翠浪、焙茶坊里炭火輕吟、武夷山題刻未盡的詩……皆入杯中,呷一盞茶,聽老茶人道“寧可百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原來,茶湯中浮沉的不僅是茶葉,更是福建人世代相傳的生活哲學。
以上4圖源:武夷茶人陳馨
翻閱《光之城》一書,記錄了意大利猶太商人兼學者雅各在福建泉州的所見所聞,如“泉州是一座東方大城市,有一個很大的港口,城南整個江面上布滿了一艘艘令人驚奇的貨船。”
圖源:泉州文旅
回望歷史,泉州向海而興,波瀾壯闊。海洋給了泉州先民開辟生計的廣闊空間,勇敢無畏的泉州人耕海牧漁,搏擊風浪,向海求生。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和“東方第一大港”的泉州,開辟了“漲海聲中萬國商”“梯航萬國”的經貿盛景。
放眼現在,泉州因海而榮,入列世遺。海洋給泉州留下燦爛奪目的海洋文化,“吞吐四海云帆,鼓蕩八面來風”,通聯海內外的泉州,成為中華海洋文明的代表城市和東西方經濟文化的聚集地和交匯點,繪就了古刺桐城“市井十洲人”“世界宗教博物館”的盛況。
泉州,是中華海洋文化發祥地、富集區之一,也是中華海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行走泉州,就會不時與海洋文明撞個滿懷。
圖源:孟凡萌
它是“萬國建筑博覽館”,也是“琴島”。2017年7月8日,“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
圖源:吳偉
這里曾是明代鄭成功屯兵操練、對抗清兵的軍事據點,曾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后中國首批開辟的口岸之一,還曾是甲午戰爭后清廷為請列強“兼護廈門”設立的公共地界……
鼓浪嶼也是中國近現代文化史上的見證者,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足球隊、幼兒園都在此創立,近代的林語堂、弘一法師、馬約翰、林巧稚、盧戇章和當代的舒婷等知名人物都曾與鼓浪嶼結下不解之緣。
這里,中西文化的建筑眾多,有臺灣富紳林爾嘉興建的菽莊花園、印尼糖王黃奕住斥巨資打造了占地1萬多平方米的黃家花園和100多座新式建筑、旅菲華僑黃賜敏的金瓜樓等。雖然這些建筑的外觀借鑒了西方文化和現代元素,但內里精神追求依舊是中國傳統文化。
菽莊花園 圖源:陳偉凱
海天堂構林氏府
金瓜樓 圖源:蘇華琦
“魅力雙世遺,奇秀武夷山”,武夷山因雙世遺名動天下,如世外桃源般,大隱隱于市。走進武夷山國家公園,光影之間,是天地間的第三種絕色。大王峰雄偉挺拔、玉女峰亭亭玉立、鷹嘴巖振翅欲飛……這些奇山秀水、蔥郁林木,共同構成了舉世聞名的天然畫卷。
圖源:大魚
登臨天游峰,可一覽奇秀勝景。一路上,松濤蟬鳴,滿山蒼翠。白茫茫的煙云,彌山漫谷;風吹云蕩,起伏不定,每一幀畫面都令人念念不忘。
圖源:蛋仔在旅行
“小小竹排溪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乘坐竹筏沿著九曲溪漂流,是十分愜意的享受。當竹筏順流而下,便可換一種角度觀賞這里的山水。兩岸群山間流傳著多少神話傳說,流水里倒映過多少日升月落……“碧水丹山”的美妙盡在不言中。
圖源:武夷山
到了武夷山,別忘了感受這里歷史悠久的文化底蘊。
這里被譽為“閩邦鄒魯”,新石器時期古越族人在這里創造文明,歷代先賢在這里書寫美篇。這里是中國朱子理學的搖籃,宋代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朱熹在武夷山著書授業長達半個世紀,他開創的理學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
圖源:于崇高
除了朱子文化,武夷山也是“茶文化藝術之鄉”。
400多年前,武夷茶就從下梅村出發,入鉛山裝船,下波陽,入長江,經晉城,抵大同,一路北上,經庫倫到達中俄邊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圖,并在俄羅斯境內繼續延伸,傳入中亞、西亞和歐洲其他國家。新的一年,來下梅村品新茶,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圖源:丁李青
福建土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興建于明朝。土樓不僅是一種建筑形式,更是一種文化載體。土樓內部布局合理,功能齊全,體現了居住者的生活智慧和勤勞節儉的精神。
坐落在漳州的福建土樓南靖景區,是中國傳統土樓建筑的瑰寶之一。這些古老而神秘的土樓,承載了中華民族的獨特文化和歷史記憶,被譽為“屋里有樓,樓里有城,城里有千年的歷史”。
田螺坑土樓群位于南靖縣西部的書洋鎮上坂村,由一座方樓、三座圓樓以及中國唯一的橢圓形土樓組成,方樓在中間,其余四座環繞于其周圍。田螺坑土樓群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建造,因其獨具特色的建筑形體組合,被中國古建筑保護專家組組長羅哲文稱為“世界建筑奇葩”。
福建土樓永定景區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有方形和圓形等36種形狀的土樓。1995年它的建筑模型與北京天壇作為中國南北圓形建筑代表參加了美國洛杉磯世界建筑展覽會,引起了轟動,被譽為“東方建筑明珠”。
圖源:文旅龍巖
客家土樓建筑閃耀著客家人的智慧,它具有防震、防火、防御多種功能,通風和采光良好,而且冬暖夏涼。它的結構還體現了客家人世代相傳的團結友愛傳統。
圖源:見書v
期待福建和馬德里
繼續牽緊友誼之手
守望相助、互利共贏
也期待國內外的朋友來福建
奔赴共同的星辰大海
福建省旅游發展集團
fjlygroup
暢游八閩平臺
cybmflxx
廈門文旅
漳州文旅
綠都三明
大武夷文旅
tmp_1258234832
平潭文旅
pingtandao61
四時福建
ssfj2023
轉載請標注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