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目前隨著中央一號文件的發布,殯葬改革新規正式落地,而文件的內容也引發了各方激烈的討論。該新規主要旨在要改善農村社會風氣、提升農民生活品質,以及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有關措施,其中將“移風易俗”作為實現該目標的重要抓手。
這一文件中,有多處地方都需要值得關注,而最受農民朋友們關注的當屬“深化殯葬改革,推進公益性生態安葬設施建設”這一點。
為了解決現在農村喪殯中的“土地浪費”、“攀比浪費”、“污染環境”等問題,同時為了減輕農民們的負擔,政府也選擇為農民發放補貼以及一系列的便民政策。
為何要進行殯葬改革?
現在國家很是注重耕地的保護和環境保護,而農村的喪殯實行的土葬會占用多數土地,不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
如今隨著人口的增長,土地資源也變得緊張,傳統的土葬方式從長遠來看,已經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需求了。
所以可以通過改革文明祭祀,改善農村的社會風氣,以此去逐步實現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目標。那到底具體改革哪些地方呢?
現在辦白事很多家庭為了“面子”會選擇大操大辦,可這既費神也費力也費錢,有的還會請個戲班子唱個三天,有的地方更長,為了“好看”,也會買許多“紙別墅”或者“紙馬”等喪葬用品。
其實這些紙質喪葬物品成本并不是很高,可又有誰會在白事中去討價還價?中國人的觀念就是“死者為大”,人都沒了要還是處處不舍得花錢會感覺自己愧疚去世的人,因此會有許多人看店家說什么價格就付什么價格。
買回來“紙別墅”等會燒掉,也會放鞭炮,數量一多自然對于環境就會有污染,而且有的稍有不慎還會發生火災。
前來吊唁的親戚朋友也要安排好他們,怎么著也得擺幾桌,人要多的話,甚至十幾桌幾十桌都有,菜品還不能太差,要不然就會丟“面子”。
所以一些家庭辦場喪事后會發現居然花費了家里半年的收入,甚至有的還欠了債,經濟壓力變大。
為了減少這些情況的出現,所以國家便在“喪葬形式”、“經濟壓力”、“環境污染”這三個方面進行改革。
解決方案
對于喪葬形式,新規明確規定要“推進公益性生態安葬設施建設”,這也是今年文件新增的內容。
什么是生態安葬?這是一種環保、節約資源的安葬方式,主要是通過“海葬”或者稱為“水葬”,或者“樹葬”等方式進行埋葬逝世者。
我國傳統的土葬形式已經沿用了上千年,可能現在很多人都不太能接受這新型的喪殯形式,這也是情有可原的,出于對老百姓們的考慮,國家也明確指出“不會一刀切”,會遵循“因地制宜,科學推進”的原則,會尊重農民的意愿和每個地方的傳統文化。
這其實就是人們的認知,這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轉變的,這需要循序漸進,若是一下子全都要求這樣做,難免會出問題,因此這得慢慢的改,大家也不用過于擔憂。
像對于人口密集、耕地面積緊張的地方,可能會優先推行“生態安葬”,減少對耕地的占用,而那些偏遠山區、交通不便的地方,可以先暫時繼續實行土葬,不過依然是提倡使用“生態安葬”形式的,深埋也行,樹葬更好。
我國是多民族國家,一些民族的風俗肯定是給予充分的尊重,不會強制推行火葬等形式。
對于“經濟壓力”方面,要禁止大操大辦,減少鋪張浪費,簡化喪葬流程。而為什么要出現大操大辦的現象,其實就是由于人們看法有些偏頗所造成的。
比如說有一位老人去世了,要是老人的孩子辦的寒酸,就會被人指指點點說不孝順,可論孩子到底孝不孝順就要憑這件事情決定嗎?當然不可能,孩子平日里對老人好,孝順老人,老人去世之后孩子們問心無愧,再給辦個簡單體面的葬禮,就算是老人也挑不出什么錯來。
孩子平日里不孝順,老人離開之后就想要通過大操大辦去體現自己是“孝順”的,這才應該要受背后嚼舌根的才對,這樣的人的做法只是為了堵住悠悠眾口,對老人來講才是沒意義的做法。
山東某個村莊之前辦喪事的家庭,都幾乎要花費3萬元,而改革之后只用了5000元,這剩下的錢都可以給老人多買幾年醫保的了,又或者存下來以備不時之需,作為家里的應急資金。
在環境污染方面,可以禁止撒紙錢以及燃放鞭炮,對于“紙別墅”等物品可以減少使用,改用植物比如花,以此用于緬懷。
給予“三處”補貼
為了推進政策的盡快落實,政府也給予了三種補貼。
第一是在是使用“喪葬形式”上。
對于使用火葬形式,或者選擇海葬以及樹葬形式的家庭,每戶都會得到1000塊錢的貼補,可以用于支付骨灰盒或種植紀念樹等費用。
第二是在選擇“集中治喪”上。
選擇集中治喪的家庭,也會給補貼,例如一些地區中選擇鄉鎮殯儀服務站辦理喪事的家庭,可以減免場地的使用費用,比如安徽一處鄉鎮,他們選擇集中治喪的家庭,則會比在家里自己辦要省下2000塊錢。
第三處補貼是在“公墓優惠”上。
在農村設立“農村公益性公墓”,對自己村里的人可提供優惠價,這種公墓的價格比市場上低,不到市場價的1/3,江蘇一戶人家計算過使用公墓的價格,傳統墓地要花費2萬,而農村的公墓只需要5000元,足足省了一半多。
面對新規新政策,還是那句話,人們的觀念需要慢慢的改變,慢慢的接受,大家不必太過擔憂,國家也是為了百姓生活著想,耕地里的墳墓少了,種的糧食就會多些,這是在為子孫留飯碗。
禁止白事攀比,禁止大操大辦,也是為了給家庭留下些血汗錢,這年頭錢并不好掙,活著的人生活總要繼續的。
選擇綠色安葬形式,也是為了保護環境,后代子孫在未來就能夠擁有更多青山綠水的環境,生活更加愜意。
信息來源: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中的“殯葬改革” 發布時間:2025-03-17 08:20
全文|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青海省司法廳 2025年02月24日 09:3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