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王開始找臺階了,很多人開始糾結到底哪個方向能先起來,說什么的都有,下面我給大家盤一盤到底怎么回事。
大家注意最后一部分的內容,本篇的精華都在其中,大家可千萬不要忘記。
一,開始找臺階下了
懂王加征關稅之后真的就好過了嗎?
顯然不是!要不,老美財長也不會專門飛往海湖莊園,勸懂王要盡快展開貿易談判,懂王的金主也不會勸懂王推遲關稅90天。
懂王還發文表示,正在等待我方的電話,認為我國急切希望達成協議,只是不知道如何開始,懂王顯然已經開始找臺階下了。
現在我們是大招齊出,GJD集體上場,有錢的出錢,有業績的出業績,全面維持股市穩定。
所以,現在很多人開始討論到底哪個方向能率先崛起了!
就拿昨天的市場來說,一是半導體和信創方向。從一開盤,資金就開始強拉半導體方向,原本就有對沖邏輯在,如今有人帶頭沖,板塊很快就被拉起來了,也有力地穩住了市場的人氣。
二是消費和地產。這主要還是受益于傳聞,說我方周五或出臺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
其實有沒有大政策,取決于tariff war演進的程度,若tariff war降溫了,對沖政策的概率也會隨之下降。
三是軍工方向。軍工邏輯是押注中美關系惡化。
但我想說的是與其研究這些,不如搞清楚股價漲跌的本質,不管是哪一個方向崛起,關鍵是要能抓得住。
二,全面崛起VS抓住機會
且不說上面說的究竟哪一個對哪一個錯,就算是同一波行情,同一個板塊,也不會一起漲。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以往行情中,先不說市場5000家股票之多,就算是某一個板塊其實也不會同時上漲,
再加上市場中那么多股票,一起跌容易,想要一起再漲回去太難了。
在投資這一博弈性市場中,散戶就是最弱勢的那一個,而且也是容易被欺騙的。
因為稟賦效應的影響,大多數投資者都會帶著光環去看自己所持有的,這就會導致容易只看正面消息,而忽略掉負面消息,這也就是信息不對稱導致的問題。
而對于機構而言,因為有更完整的投資體系,所以就會比散戶強很多,那么如果能跟上機構資金的動作,也就會少吃虧!
你可能會覺得散戶想要看清楚機構資金的交易行為太難了,其實,早就有這樣的大數據工具了。
隨著大數據的發展,大數據工具可以通過對原始交易數據的收集、篩選、整理和挖掘,并通過模型進行比對后,我們就可以發現其中的特殊現象,比如「交易行為」數據。
尤其是本身就具有連續性、規模性和重復性的特征的機構的交易行為,看下圖:
大家注意看圖中底部的橙色柱體,它是「機構庫存」數據,表達機構資金參與交易的意愿,如果該持續時間越長,那就意味著參與交易的機構資金越多,也說明機構資金越看好!
從上面這張圖中可以清楚看出,在「機構庫存」數據消失的時候,股價持續下跌,險些突破20%的跌幅,如果看不到機構資金的真實意圖的話,這個跌幅大多數人是扛不住的。
但是在「機構庫存」數據持續活躍的時候,股價又呈現上漲趨勢,在一個月內上漲幅度超過30%,如果能跟上機構資金的動作的話,豈不是很好?
三,機構的暗度陳倉
在投資市場中,機構資金往往比散戶想象的更為狡猾,正是散戶看不到機構資金的真實意圖,才是導致選擇失誤,想要真正看清楚市場的變化,首先要搞明白機構資金到底在做什么,看下圖:
昨天全市場4500多家股票上漲,但從圖中可以看出,存在機構庫存數據的不到500家,是不是和你看到的完全不一樣,這到底反映了什么呢?而且大于50個交易日出現機構庫存數據的數量也在持續增加,看下圖:
聲明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收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刪除,同時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敬請知曉。
此外,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不收會員,沒有社交群,也從不與任何人發生利益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