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影響力、炸裂的性能、產品的性價比,還有消費者認同感,這些都是影響一個手機品牌銷量的重要因素。此前華為因為供應鏈問題銷量急轉直下,一度跌入other行列,但自從麒麟芯片回歸后,加上外界環境變幻莫測,國內手機市場就迎來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牌!
近期,有數碼大V發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手機市場的銷量排名,華為、小米登頂榜首,華為第一、小米第二。該博主此前還公布了3月17日-3月23日的手機激活量排名。而華為穩居第一,占比為17.7%,同比增幅3.2%;小米17.1%,增幅1.8%。
基本可以推斷出,第一季度華為和小米的銷量相差無幾,但蘋果和榮耀則是第五名和第六名,差距一下就拉開了!
華為能之所以能重新坐到第一名的交椅,其實是早有預兆,自麒麟芯片回歸之后,華為的Mate系列就開始持續發力,憑借AI影像、衛星通訊等小而美的功能,直接戳中高端消費群體的痛點,從去年發布到今年年初,Mate70系列的銷量就突破了500萬,與小米的15系列不相上下。有機構預測,Mate70系列的銷量已經突破了1000萬。當年買榮耀、蘋果平替的用戶,如今又回來了!
小米能拿下第二名的成績,與小米的布局有很大關系。小米15系列,通過小屏旗艦和AI助手,主打高端市場,但即便高端市場,小米15系列也有極強的性價比,更何況小米還與萊卡強強聯手,拍照效果實現了質變。此外小米汽車的爆火也給手機業務帶來更多流量價值,許多su7的用戶順便就換了小米手機。
關鍵小米的子品牌紅米,其超高性價比的K80系列,在中低端市場橫掃千軍,其品牌總經理王騰甚至表示,K80系列甚至還虧錢。驍龍8至尊版處理器,6000mAh的大電池,120W的超級快充。這一招似乎就叫“田忌賽馬”,甚至跑贏了不少友商的高端型號。
關鍵高性價比疊加國補優惠,15標準版都來到了3000多,k80來到了2000,確實很香!
蘋果中國市場排名第五!問題出在哪兒?
其實大家都清楚, iPhone16系列除了芯片升級之外,不管是快充、拍照還是通訊能力等,都被國產手機碾壓。而iPhone16系列最吸引人的Apple intelligence功能,依舊缺席國行。如今隨著iPhone17系列發布的臨近,許多持幣消費者也開始選擇觀望,將注意力放在了iPhone17上。“你不出,我就等,看誰能扛過誰”這是許多網友的內心獨白。
最后,榮耀。2023年第四季度榮耀還是國內出貨量排名第二的企業,2024年全年銷量跌出前五,如今排名多了一個名詞,露出了第六名的榮耀。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或許與這些因素有關。
其一,榮耀是華為的前子品牌,當時華為斷臂求生將榮耀打包出售,獨立后的榮耀頂著“華為光環”吸引了不少華為的潛在客戶。但榮耀的magic系列在一直延續華為的設計風格,缺乏獨特創新,而這恰恰是華為的優勢。如今華為強勢回歸,憑借麒麟芯片和鴻蒙系統,拿下了第一名的成績,真正的花粉終歸又投身華為懷抱。
其二、榮耀舍棄鴻蒙系統之后,不管是底層操作系統、屏幕、處理器還是其他功能,同質化較高,而不管是小米、vivo還是OPPO,也都有高性價比產品和線下渠道優勢,不管是vivo的X200系列,還是紅米的K80、K70系列,相同配置也更具性價比,這導致榮耀的X系列和數字系列競爭力欠佳,市場被逐步蠶食。
其三,榮耀的品牌定位有些模糊,不管是小米、OPPO還是vivo,都有其子品牌,比如紅米、reno、iQOO,但許多人對榮耀的印象還保留在華為的前子品牌,或許是宣傳力度不夠,外加前CEO趙明這一超級IP的離職,這些或許是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對于華為、小米登頂,蘋果、榮耀下滑,大家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