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非洲豬瘟時代,隨著豬群整體健康水平的提升,豬呼吸道綜合征對養殖業的經濟影響愈發顯著。國內關于豬肺臟感染的相關病原(如肺炎支原體、傳染性胸膜肺炎等)研究多集中于實驗室流行病學監測,但針對養殖終端的影響研究相對較少。自2019年起,詩華肺計劃通過對屠宰場豬肺評分,對中國豬場肺部感染狀況評估,為豬場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參考依據。
肺臟屠宰評分樣本數量及區域分布
2024年,詩華肺計劃擴展至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共進行了1,232次肺臟屠宰評分,涉及46,758個肺臟樣本。
46,758個肺臟樣本來源
肺臟屠宰評分數量趨勢:
逐年增加,反映行業關注度上升
自2022年起,肺臟屠宰評分樣本量逐年增加,越來越多的豬場參與到肺臟評分中來,體現了養殖端對上市豬呼吸道感染情況的關注。
支原體流行率與病變嚴重程度的相關性
肺臟屠宰評分中,支原體感染的評估主要依賴兩個指標:
EP樣病變比例 = 有支氣管肺炎的肺臟總數 / 所有參與評分的肺臟數量;反映支氣管肺炎的流行率。
所有肺臟受感染表面積 = 出現支氣管肺炎病變的面積 / 整個肺臟的表面積;反映病變的嚴重程度。
兩者間顯示出較強的相關性(r值為0.7369),因此通常情況下,流行率越高的豬場,感染嚴重程度也越大,使用的防控手段也要越嚴格。
支原體肺炎流行率:
逐年降低,但感染嚴重程度加劇
與2023年相比,2024年地方性肺炎(EP)樣病變比例降低了8.74%,但肺臟感染表面積卻上升了0.42%。這表明盡管整體流行率下降,部分豬場的感染嚴重程度卻在加劇,顯示出防控效果的兩極分化。
支原體感染受季節的影響
支原體肺炎病變呈現明顯的季節性波動,第一和第四季度的EP樣病變比例及肺臟感染表面積均高于第二、三季度。寒冷季節為支原體肺炎高發期,冬、春兩季需加強防控。
支原體疫苗在防控的積極作用
疫苗接種是有效的支原體防控策略。接種后,EP樣病變比例可以降低20.44%,肺臟感染表面積減小2.77%。然而,約三分之一的豬只未接種疫苗,這一免疫空白需引起重視。
支原體疫苗保護性差異
市場上不同廠家的支原體疫苗在控制肺臟病變方面效果差異顯著,提醒豬場在選擇支原體疫苗時需謹慎,不能從價格、單苗或聯苗等單方面決策(由于部分疫苗樣本數量有限,本結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支原體感染地區性差異
安徽、江西、廣東等省份的豬場支原體肺炎流行率及肺臟感染面積均較高,EP樣病變比例超過73%。肺臟感染面積超過7%,可能與區域養殖環境、密度等因素有關,需重點關注防控。
傳染性胸膜肺炎感染率
傳染性胸膜肺炎的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趨勢,2024年降至6.57%,可能歸功于高健康度種豬產能的釋放和養殖管理水平的提升。
間質性肺炎感染率
2022-2024年間質性肺炎的感染比例在6.57%-8.84%間波動,多種病毒性病原均可導致該病變,防控時需要結合其他診斷,綜合分析。
總 結
盡管本次調查未能覆蓋全國所有省市,但仍能看出我國地方性肺炎的流行和感染趨勢。總體而言,支原體感染整體流行率下降,但是防控效果出現兩極分化。冬、春季節仍是支原體肺炎防控的關鍵期,豬場應重點關注這些季節的防疫工作。此外,疫苗接種可有效降低豬群感染率和肺臟病變,但當前約三分之一的豬群未接種疫苗,這一免疫空白亟待填補。不同廠家的疫苗在防控效果上存在差異,豬場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免疫策略,確保防控效果最大化。
01
02
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