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畢業季,各高校的就業情況又引起廣泛關注。小編發現,近兩個月,《光明日報》發文表揚河西學院就業。那么為什么河西學院多次因為就業登上《光明日報》?這當然是由于河西學院落到實處的高水平就業。
河西學院位于絲綢之路黃金段、河西走廊中部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張掖市,是蘭州至烏魯木齊近2000公里區間內唯一一所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經過83年勵精圖治,學校已發展成為學科專業齊全、規模結構合理、辦學特色鮮明、辦學實力較強的,以師、農、醫三大民生學科為主的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應用型大學,被評為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院校,甘肅省文明校園。
據悉,河西學院先后為國家輸送畢業生12萬余人,涌現出了一批批以中科院院士、國際催化理事會主席李院士為代表的杰出校友。這一切源于河西學院把畢業生就業工作作為學校發展的重要工程來抓。例如,成立“學校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就業創業工作推進會”,每年多次舉辦、參加各類招聘會,努力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援疆計劃”為河西學子帶來更多機會,是河西學院借到的“東風”。據了解,河西學院16年堅持不懈持續推動人才援疆工作,已派出33批13539名師范生赴新疆進行頂崗實習支教,有力地支援了新疆的發展;實施“千人進疆就業計劃”,13521名畢業生到新疆就業創業。河西學院既提高了就業率,又為援疆政策的貫徹做出了積極貢獻,因此獲批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典型案例高校、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培訓基地。
河西學院更明智的一點是——根據“借東之勢,向西發展”的要求,搭建了完善的就業平臺。為拓寬學生就業途徑,實行“學校牽線、學院搭臺、單位唱戲”的學院專場招聘模式,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提供了一條快速高效的溝通橋梁。而且,小編還了解到, 學校為更扎實開展“訪企拓崗”就業學生調研行動,更多渠道拓展基層崗位資源,還建有河西學院24365智慧就業門戶網站......完善的就業體系無疑是高校中的“典型”。
《光明日報》讓更多人知道這所誕生于大西北的院校,正以自己的育人方式跟上時代的步伐,引導并服務更多學子投身西部、建設西部。對于想要扎根西部的學子來說,在河西學院,夢想都可以實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