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茅臺與江南大學攜手時,表面看是技術與產業的結合,實則暗藏一套完整的銷售哲學。這種跨界合作,通過精心設計的破局方案——不靠低價廝殺,而是通過資源整合構建難以復制的競爭優勢。
李力剛老師曾指出:“真正的銷售高手,不是只會推銷產品,而是能搭建價值傳遞的橋梁。”茅臺早年面臨傳統工藝現代化轉型的難題,就像銷售員遇到“產品優勢與市場需求不匹配”的困境。而江南大學在食品科學領域的深厚積累,成為茅臺“借勢”的關鍵支點。通過聯合科研和人才培養,茅臺不僅解決了技術瓶頸,更構建起“學術權威+商業實踐”的雙重信任背書。這種策略,遠比單純降價促銷高明得多。
在銷售領域,稀缺性往往決定價值高度。茅臺與江南大學合辦的釀酒工程班,培養出的專業人才成為行業稀缺資源。這種“定制化人才”模式,本質上是在打造產品的“唯一性”——當同行還在比拼產量時,茅臺已通過產學研聯盟,悄然成為行業標準的制定者。這給銷售人員的啟示是:與其在紅海中血拼,不如通過資源整合,讓自己成為解決方案中不可替代的一環。
信任是高端銷售的基石。茅臺與高校聯合發表的科研論文,表面是技術突破,實則是精心設計的信任工程。當消費者看到“微生物群落控制”這樣的專業術語時,無形中會建立起對產品品質的認可。這種策略,就像銷售中的“黃金溝通法則”:用專業建立權威(傳道),用數據量化價值(授業),用保障消除顧慮(解惑)。
超過90%的聯培學員進入龍頭酒企或繼續深造,形成持續的價值循環。這對應著銷售中的最高境界——將單次交易轉化為長期共生關系。頂級銷售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構建讓客戶離不開的價值網絡。
茅臺案例揭示了一個深層規律:卓越的銷售戰略從不是技巧的堆砌,而是對“天時(趨勢)、地利(資源)、人和(關系)”的系統性把握。當多數人還在研究話術模板時,真正的銷售高手已在布局自己的“勢能場”——那里沒有硝煙彌漫的價格戰,只有價值共振的持久共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