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們再次反制,懂王深夜服軟,這一招接著一招出,A股市場又熱鬧了,那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如何做才能不在此階段栽坑呢,今天就給大家捋一下思路!
大家注意最后一部分的內容,本篇的精華都在其中,大家可千萬不要忘記。
一,再出組合拳
昨晚,中國的反擊來了,也是又增加了50%,從34%上漲到了84%。
昨天,歐盟27個成員國投票表決通過了對美國進口產品征收25%關稅的反制措施,以報復懂王zf 3月12日宣布的對歐盟征收鋼鐵和鋁的關稅。
歐盟這是看到中國在前面猛沖,終于是不再猶豫,還是跟上來了。
美債收益率快速上行,素有「全球資產定價之錨」之稱的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從3.9%附近升高到4.5%。
美債收益率上行,是因為有資金在大量的拋售,有傳聞稱是日本在賣出。
隨后,日本官方表示,「我們管理美國國債持倉是為了以防將來進行匯率干預的需要」。
這算是變相的承認了有賣出美債的操作。
要是美國國債市場被打崩了,那就相當于是引爆了全球金融市場的「核彈」,美股也得崩,然后沖擊全球金融市場。
但按照目前的形勢,如果繼續惡化下去,美債市場也可能會爆掉!
昨晚,懂王也是扛不住了,開始服軟了,說對不采取報復行動的國家暫停關稅90天,還要給10%的折扣。
二,結局已經注定
就像標題那樣,這波拉鋸戰的結局已經注定,反映到股票市場,現在已經來到漲幾天和持續上漲的比拼了。
為什么這樣說呢?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以往的每一次行情的發展,真的是5000家股票同時上漲,同時結束嗎?
就拿最近的一波大行情來說,去年924那波,當時幾乎所有的股票都在上漲,但大多數都只是漲幾天就跌了回去,真正賺錢的是那些能持續上漲的。
在周一出現大跌之后,GJD出手,各個管理層集體出手呵護,市場開始反擊,但不要慣性思維覺得每一個股票都能持續上漲。
既然是情緒頂起來的,那就一定有一些是情緒性的上漲難以持續,我們要看清楚到底哪些是機構資金真心實意在做的。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不知道如何觀察,隨著大數據的發展,大數據工具可以通過對原始交易數據的收集、篩選、整理和挖掘,并通過模型進行比對后,我們就可以發現其中的特殊現象,比如「交易行為」數據。尤其是本身就具有連續性、規模性和重復性的特征的機構的交易行為,看下圖:
大家注意看圖中的橙色柱體,它是「機構庫存」數據,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數據系統特有的,表達機構資金參與交易的意愿。
上圖是「鋼研納克」和「藍思科技」的交易行為數據圖,這兩只股票都是在一周內上漲8%左右,現在大多數股票不都是這種情況嗎?
但是結果卻大不相同,先說一下左側這只股票,在五個交易日上漲將近8%,而且后續竟然還能持續上漲,總體漲幅超過50%,這要是拿住了豈不是很好?
右側股票是什么情況呢?前期同樣是5個交易日上漲9%,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隨后便一路下跌,一度跌破40%,如果只看走勢是分辨不出二者的區別的。
但看數據就很清楚了,一個「機構庫存」數據持續活躍,一個「機構庫存」數據早已經消失,換句話說,一個是機構資金積極參與交易的上漲,一個是情緒性的上漲,哪一個更有潛力就不用多說了吧!
三,機構的暗度陳倉
在投資市場中,機構資金往往比散戶想象的更為狡猾,正是散戶看不到機構資金的真實意圖,才是導致選擇失誤,想要真正看清楚市場的變化,首先要搞明白機構資金到底在做什么,看下圖:
昨天全市場4500多家股票上漲,但從圖中可以看出,存在機構庫存數據的不到500家,是不是和你看到的完全不一樣,這到底反映了什么呢?而且大于50個交易日出現機構庫存數據的數量也在持續增加,看下圖:
聲明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收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刪除,同時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敬請知曉。
此外,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不收會員,沒有社交群,也從不與任何人發生利益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