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普惠天下,
中國金融史上的王安石
——《大宋理財》新書分享會
?嘉賓:張呈忠、黃博
??時間:4月13日(周日)14:00—16:00
地點:SKP RENDEZ-VOUS(成都市高新區天府大道北段成都SKP2F)
報名方式:掃描海報二維碼報名
觀看直播:無法到達現場的讀者,歡迎關注@SKPRendezvous 新浪微博觀看直播
嘉賓介紹
張呈忠??
清華大學歷史學博士,先后執教于上海大學、臺州學院,現為臺州學院歷史系特聘教授,學科帶頭人,主要研究領域為宋史。
黃博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宋史與藏學的研究,著有《如朕親臨:帝王肖像崇拜與宋代政治生活》《不與天下州府同:宋代四川的政治文化與文化政治》等。
??
“王安石拯救了饑餓的美國農民?”這個看似荒誕的命題,其實并非毫無歷史依據。從美國羅斯福新政時期的華萊士農業改革,到孟加拉國的尤努斯小額信貸革命,再到當代中國的普惠金融探索,這位11世紀改革家的身影始終若隱若現——究竟是歷史開鑿的巧合隧道,還是人類文明共通的金融密碼?
王安石變法的核心是理財,理財的重要舉措是青苗法。歷史上青苗法長期背負惡名,甚至被視作北宋亡國之法。在近代中西文明碰撞的激蕩中,王安石被重新賦予“金融宰相”的桂冠。嚴復以西方經濟學視角審視青苗法時,驚嘆其“與蘇格蘭版克(銀行)”無二致;梁啟超更斷言王安石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懂金融的政治家。這些評價顛覆了傳統史觀對王安石“聚斂權臣”的定論。這種歷史認知的戲劇性反轉,恰似一面棱鏡,折射出古今經濟思想碰撞時的復雜系譜。
究竟是古人理解不了王安石,還是今人對王安石有某種超時空的錯覺?4月13日(周日)14:00點,《大宋理財》作者、臺州學院歷史系特聘教授張呈忠將與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黃博共同做客成都SKP 2F SKP RENDEZ-VOUS,與讀者一起重回北宋歷史的現場,破解“青苗之謎”,聊聊金融宰相王安石以及普惠金融的探索之路。
王安石變法,是“理財”,還是“斂財”?
改革的初心,是“濟貧”,還是“富國”?
青苗法的運作,是金融的邏輯,還是權力的邏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