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創立于1960年,是全球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大的動畫盛會,被譽為“動畫界奧斯卡”和“動畫界戛納”。
同時,它還是國際動畫協會(ASIFA)認可的全球四大國際動畫節之一,全球動畫產業當之無愧的風向標。因而其競賽單元以嚴苛的評選標準著稱,每年都能夠吸引來自100余國家的數千部作品角逐,入圍作品代表也成為了大家公認的全球動畫創作最高水準。
而在近日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入圍名單公示中,江南大學數字科技與創意設計學院3位2022級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本科生聯合創作的動畫短片《BOX》成功入圍“展望短片單元”,是該校學生首次在這項國際頂級動畫賽事中斬獲殊榮。
據了解,這部名為《BOX》的動畫作品是依托江南大學數字科技與創意設計學院“跨學科創新實驗室”資源,融合了社會學理論、交互設計與動畫技術,以先鋒藝術語言探討現代性議題。
其通過隱喻敘事與實驗性視聽風格,深刻展現了青年一代對規則與自由的哲思。這不禁讓人好奇:江南大學這所成立僅1年的新學院的培養模式究竟有何特別之處?它又能為學生提供怎樣的成長土壤呢?
事實上,江南大學數字科技與創意設計學院的誕生,本身就是一場傳統與未來的碰撞。作為國內設計教育的“黃埔軍?!?/strong>,江南大學設計學科底蘊深厚,在2024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位列前3%(第2名), 連續五年位列頂尖行列。
但隨著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傳統設計教育面臨轉型壓力。于是,2024年江南大學將原設計學院中的數字媒體藝術、服裝與服飾設計等專業拆分,成立了全新的數字科技與創意設計學院,定位為“面向未來新興領域與數字化產業需求的新一代設計學院”。并以“數字賦能的學科交叉”為核心,將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大數據等前沿科技深度融入設計教育,打造“數智設計”新范式。
特別是該學院經過調整過后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其課程體系打破了傳統學科壁壘,例如“數智設計與交叉創新”方向不僅教授設計理論,還引入虛擬現實開發、AI生成內容(AIGC)、智能可穿戴技術等課程,學生既能學習用算法生成動態視覺,也能探索如何將傳感器嵌入服裝以實現健康監測。這種“科技+藝術”的雙螺旋培養模式,讓學生成為了既能駕馭創意又能玩轉代碼的復合型人才。
另外,江南大學還推出“項目+課程”、“雙導師”的教學模式:以實際項目為導向,通過真實案例和項目驅動教學,校內導師與業內專家共同教學,推動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創新思維和團隊合作精神。
而該校數字科技與創意設計學院還是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首批“人工智能+設計教育”產教融合合作伙伴,雙方深度合作的“商品AI智造中心(ADIC)”更是透露了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背后的底氣。
目前,數字科技、人工智能對于設計以及設計教育的沖擊已經顯而易見,但這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而江南大學數字科技與創意設計學院順應時代的變化以及“科技+藝術”的復合培養模式,很好地為學生提供了扎實的專業基礎、產業資源對接和國際化發展平臺,成為數字化創意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
因此,未來想進入進入游戲、動畫、元宇宙等賽道的考生,可以多多考慮江南大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