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轟轟烈烈的全球關稅大戰中,中方沒有絲毫退縮,每一步反制都走得相當堅定,還直接給美國下了封“奉陪到底”的戰書。特朗普卻已然沒“牌”可出,要帶著整個美國,走向一個“必輸”的局面。
特朗普
在特朗普政府宣布,對中國征收104%的關稅計劃正式生效后,中國迅速做出反應,僅在不到24小時內,便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反制措施。
中國宣布對美國商品再度加征50%的關稅,使得總稅率提高到84%。此外,中國也將打擊目標進一步擴展,以維護國家安全與利益為由,將包括美國光子公司在內的12家美國企業,列入出口管制名單。
此外,涉及對臺軍售的美企,如護盾人工智能公司和哈德森技術公司等六家公司,也被中方列為“不可靠實體”,嚴禁其參與任何與中國相關的進出口及投資活動。
這一套“組合拳”,無疑宣示了中方對任何威脅國家安全行為的零容忍態度,落實了此前“奉陪到底”的承諾,也相當直接給美國下了封“戰書”,讓美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中美高官會面
面對這一局勢,特朗普開始頻繁發聲,以安撫國內情緒。他在社交媒體上連續發布七則消息,勸導美國民眾保持冷靜,宣稱此時正是“瘋狂購物”的好時機,而且堅信美國將在貿易戰中“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騰飛”。
緊接著,特朗普還采取了所謂“胡蘿卜加大棒”的策略,表示將在未來三個月,對除中國以外的所有貿易伙伴,暫停新關稅措施,并統一降低對等關稅到10%,但對中國的關稅則會直接提高到125%。
然而,特朗普并沒有透露,在三個月的倒計時結束后,這些被暫時“赦免”的國家,又會迎來什么樣的局面。畢竟,在特朗普頻繁對關稅政策出爾反爾的背景下,美方的承諾在國際社會上,基本已經沒有了可信度。
王毅與美國各界人士舉行座談
對于中國而言,從表面上分析,特朗普似乎是打算繼續通過極限施壓的策略,來逼迫中國“就范”。然而,這種做法未免顯得有些“黔驢技窮”。
從中也不難看出,除了動用關稅武器外,特朗普幾乎沒有其他有效手段,可以撼動中國的立場。而他所謂的“關稅大棒”不僅未能解決根本問題,反而加劇了美國自身內部經濟的撕裂。
在這樣的僵局之下,中美兩國之間的互征關稅,似乎已經演變成了一場毫無意義的“數字游戲”。對于雙方而言,除去某些特殊豁免和不得不進口的商品,剩下的那些可選擇的貿易,將無限趨近于零。直白點說,中美貿易將“實質性脫鉤”。
美國港口
特朗普可能也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在不斷加稅的同時,也罕見向中方釋放出緩和信號。他稱贊中方高層為“非常聰明的人”,并期待兩國能夠在“某個時刻”開啟對話,達成一項“很好的協議”。因為他自己也無法想象,再提高對華關稅會是什么樣的局面。
事實上,中方并沒有完全關上談判的大門,但如果特朗普真的有談判想法,最應該做的,是反省美方的舉動,撤回種種錯誤選擇,與中方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進行談判。否則,中方不介意繼續奉陪,“幫助”美國走向必輸的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