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季臨近,太陽光愈發強烈,兒童防曬再次成為家長關注的熱點。近日,記者來到上海市兒童醫院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青浦)門診部,采訪了皮膚科醫生華圣元,了解了兒童防曬的相關知識點,一起來看看吧~
“合理的曬太陽可以為孩子提供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有諸多的好處。”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華圣元在采訪時告訴記者,“但兒童的皮膚厚度僅為成人的三分之一,強紫外線更容易曬傷孩子,做好兒童防曬可以更好的保護寶寶皮膚健康。”
華圣元告訴記者,近日皮膚科門診已經開始有曬傷的兒童前來就診,去沙灘、湖邊的兒童建議注重防曬,兒童可以根據年齡,合理采用遮陽帽、遮陽傘等物理防曬工具,或者使用適合兒童的防曬霜避免曬傷。如果出現曬傷,注意及時到醫院就診。
位于朱家角人民醫院的兒童醫院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青浦)門診部每周二設有全天皮膚科門診,需要咨詢曬傷等兒童皮膚問題的家長可以按需前往就診。此外,華圣元醫生還給寶爸寶媽們準備了一份防曬小貼士,幫助兒童更好的保護皮膚,記得收藏~
防曬究竟防的是什么?
防曬主要針對紫外線,長波紫外線(UVA)有很強的穿透力,可產生自由基,直達真皮層,破壞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導致脂質和膠原蛋白受損,促進皺紋形成、引起皮膚老化。中波紫外線(UVB)易累及表皮,是引起日曬性紅斑的主要原因。過度的照射,會產生急性皮炎,輕者見紅斑,重者可發生水腫或大皰,感覺瘙癢、灼熱、疼痛。長期忽視紫外線的傷害還可能會帶來皮膚癌變的風險。
什么時候應該防曬?
90%紫外線都能穿透云層,即使是陰天,也需要防曬。雪地、水面可以反射紫外線。冬季高海拔地區紫外線損傷風險甚至高于夏季。肌膚長時間裸奔是會被紫外線和可見光傷害的,如果不想肌膚變差,養成“外出即防曬”的習慣,防曬的功課不分年齡,不分氣候,也不分時段,越早越好。
如何防曬?
盡可能避免太陽光的暴曬。外出時間最好選擇在9點前或者16點后,選擇陰涼的地方,如樹蔭、遮陽棚等物理遮蔽區域活動。同時減少陽光照射,也需要考慮到沙子、草和水等表面反射的紫外線。為避免維生素D缺乏,可在適宜時間段每天1到3次日光浴,每次10分鐘左右。
物理防曬是兒童防曬的首選。可以給寶寶穿上輕薄、透氣的長袖衣服和長褲,也可以選擇標有紫外線防護系數(UPF)的防曬服,同時戴上寬帽檐的帽子,充分遮蔽臉部、耳朵和頸部。
年齡小于6月齡的嬰兒皮膚缺乏黑色素的保護,應避免陽光暴曬或直射,戶外活動時應撐起手推車的頂棚,或利用傘、樹蔭等遮蔽陽光。小于6個月的嬰兒皮膚嬌嫩,不建議使用防曬霜。
年齡大于6個月的兒童戶外活動時,需給暴露部位涂抹防曬霜,特別是額頭、鼻子、耳朵等易曬傷的部位。建議去戶外前15-30分鐘均勻足量地涂抹。應選擇可以覆蓋UVA以及UVB的廣譜兒童防曬霜。不必過度追求SPF的數值。選用的防曬霜要對皮膚和眼睛無刺激且致敏性低,配方成分越少越好。外出戲水或游泳時,可以選擇有防水功能的防曬霜,游泳或者出汗后需有規律的補涂,回家后用溫水或者兒童潔膚乳清潔。
眼部也要防曬,寶寶的瞳孔較大,晶狀體更透明,直接暴露在紫外線下容引起一系列眼部問題。紫外線強時,如去海邊,可佩戴太陽鏡防曬。
曬傷后如何修護?
如果兒童出現輕微曬傷如皮膚變紅或脫皮,應盡早轉到陰涼處,可以選用4℃濕毛巾每十分鐘濕敷曬傷處一次,緩解腫脹。輕度曬傷可涂爐甘石洗劑,它具有收斂、止癢作用。曬傷嚴重,如出現水皰、發熱、局部燒灼感或皮膚剝脫等情況,建議及時到皮膚科門診就診。
曬傷后需要足量補充體內水分,多食用含有豐富維生素C的食物,如蘋果、番茄、橙子、檸檬、青椒等,豆制品含有豐富的植物雌激素,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也能幫助減輕紫外線的傷害。
記者:李璨(名優)
攝影:李璨(名優)
資料:青浦區朱家角人民醫院、上海市兒童醫院
編輯:俞靜彥
責任編輯:孫晨(首席)
終審:張婧(特聘首席)
轉載請注明來自“綠色青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