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天,美國民眾發現雞蛋成了奢侈品。加州超市里,一打雞蛋標價15美元(約108元人民幣),是禽流感前的3倍 。
紐約一位單親媽媽在社交平臺哭訴:“孩子的早餐從煎蛋變成燕麥片,但政客們還在忙著打貿易戰。”
歐洲的硬氣回懟
當美國農業部向丹麥、荷蘭等國發出“緊急求蛋信”時,得到的回復堪稱教科書級打臉:
丹麥:“歐洲沒有多余雞蛋,全球都在缺蛋” ;
荷蘭:“先把20%禽類關稅取消了再談” ;
法國:“我們自家都不夠吃” 。
更絕的是,歐盟直接“以牙還牙”——計劃對包括雞蛋在內的200億歐元美國商品加征25%關稅 。有網友調侃:“美國這波操作,像極了吵架時摔門而出,結果發現鑰匙沒帶又回來敲門。”
這場危機的導火索是持續3年的禽流感,美國累計撲殺1.68億只蛋雞,占全國存欄量的25% 。但真正讓“蛋荒”演變成鬧劇的,是政府的“神操作”——一邊對歐盟鋼鋁加征25%關稅,一邊低聲下氣給歐洲寫信求購雞蛋 。
普通人的“雞蛋自由”哪去了
這場危機撕開了美國社會的裂痕:34%的美國人停止買雞蛋,低收入家庭被迫用植物蛋替代 ;黑市走私猖獗,毒梟用無人機偷運墨西哥雞蛋,價格炒到20美元/打 ;連鎖餐廳集體漲價,華夫餅屋每顆蛋加收0.5美元,烘焙店面包漲價15% 。
諷刺的是,美國三大蛋企控制著60%產能,疫情期間利潤暴增500%,卻拒絕投資防疫 。有養殖戶直言:“政府防疫機構裁員40%,檢測效率下降50%,這才是疫情失控的真相” 。
這場鬧劇讓人想起1930年代《斯姆特-霍利關稅法》引發的全球貿易萎縮。如今美國重蹈覆轍:
對墨西哥雞蛋設238%關稅,導致合法進口價比黑市貴4倍 ;威脅丹麥交出格陵蘭島,轉頭又求人家賣雞蛋 ;投入10億美元防疫卻削減基層機構,被批“錢都花在刀刃背上了” 。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一針見血:“貿易戰沒有贏家,最后都是老百姓買單” 。
當紐約市民搶購土耳其進口蛋時,一位老人感嘆:“真正的強大,是讓普通人吃得起飯。”
這場“雞蛋荒”暴露出一個真理:揮舞關稅大棒的國家,終將被反噬的鐵錘砸中腳趾。畢竟,老百姓的菜籃子,從來不講地緣政治,只認柴米油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