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許多經歷了子宮切除手術的女性來說,術后的健康管理充滿疑惑,其中一個常見問題便是:子宮切除之后還需要做宮頸刮片篩查嗎?今天,就來為大家詳細科普一下。
子宮切除的不同情況
子宮切除手術分為全子宮切除術和次全子宮切除術。全子宮切除術是將子宮體和宮頸完整切除;而次全子宮切除術則保留了宮頸。手術方式的不同,對后續是否需要宮頸刮片篩查有著關鍵影響。
宮頸刮片篩查的作用
宮頸刮片是一種簡單、經濟且有效的宮頸癌篩查方法。它通過從宮頸表面采集細胞,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以此判斷宮頸是否存在病變,如癌前病變或癌細胞。早期發現宮頸癌前病變并及時干預,能大大提高治愈率,降低宮頸癌的發生風險。
全子宮切除后
特殊情況需重視
一般情況下,全子宮切除術后沒有了宮頸組織,通常不需要再做常規的宮頸刮片篩查。但如果患者切除子宮的原因是宮頸癌前病變CIN(宮頸上皮內瘤變),情況就有所不同。根據相關指南意見,即便進行了全子宮切除術,由于CIN具有一定的復發風險以及可能存在手術切緣殘留病變的情況,仍需要進行定期的細胞學篩查。雖然此時已無宮頸,但需對陰道殘端進行類似宮頸刮片的細胞學檢查,檢查頻率可能在術后前2年每3 - 6個月一次,之后根據具體情況,在醫生評估下可適當延長檢查間隔時間。
此外,若患者曾有高級別CIN病變史,即使全子宮切除,發生陰道上皮內瘤變(VAIN)的風險也會增加,定期篩查有助于及時發現VAIN病變,以便早期干預。
次全子宮切除后
宮頸刮片篩查不可或缺
對于接受次全子宮切除術的女性,保留的宮頸仍有可能發生病變。因為宮頸的柱狀上皮和鱗狀上皮交界處是宮頸癌的好發部位,只要宮頸存在,就有病變風險。所以,這部分女性需要像沒有切除子宮時一樣,定期進行宮頸刮片篩查,頻率一般為每年一次。通過規律篩查,可以及時發現宮頸病變,在早期進行治療,避免病情惡化。
子宮切除后是否需要做宮頸刮片篩查不能一概而論,要依據具體的手術方式以及術前的病情來判斷。無論處于哪種情況,和醫生保持良好溝通、遵循醫生的專業建議,都是守護自身健康的關鍵。定期體檢,關注身體變化,才能讓我們在術后依然擁有高質量的生活。
別忘了點
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