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優撫對象每月能拿到的撫恤金會如何調整呢?最近有不少戰友關注這個事兒,網上也有戰友發類似帖子討論。
實際上,我國撫恤補助金每年都會調整,從當年8月1日起執行新的標準,大致漲幅在5%到10%左右。
就拿殘疾軍人來說,因戰、因公、因病的撫恤標準調整幅度有所不同,比如因戰可能上調6%,因公上調5%,因病上調4% ,相比之下因病上調幅度稍大些。
在我看來,未來十年撫恤補助金的調整,肯定會與我國國情緊密相連,而且很可能呈現四個方面的趨勢。
第一,機制改革。主要體現在動態調整會更加科學合理。以后每年撫恤補助金的調整,將與GDP、CPI以及國防預算掛鉤,不再是隨意決定,而是基于這些重要指標進行動態調整,這樣的調整方式無疑更具科學性。
第二,重點傾斜。國家會對參戰退役軍人以及高等級殘疾軍人重點照顧,他們的撫恤補助金增幅會更為突出。
這很好理解,因為享受到的撫恤補助理應與貢獻掛鉤,就如同退役軍人享受優待政策的道理一樣,貢獻越大,得到的撫恤補助越多。
第三,區域差異。這種差異會一直存在。經濟發達地區,除了執行國家標準外,自身還會制定高于國家標準的撫恤補助標準;而中西部地區,可能會獲得更多中央的轉移支付,以此來保證每年能夠正常、動態地調整撫恤補助標準。
第四,與國際接軌。撫恤補助金的調整可能會逐步引入貢獻積分制。例如,對戰功的衡量、服役年限長短等涉及貢獻的標準,都將影響撫恤補助金的調整額度。像有戰功的優撫對象,或者服役年限更長的,可能會在調整額度上有所體現。
要知道,我國退役軍人和優撫對象群體龐大,國家一直高度重視,每年都在對撫恤補助金進行調整。
不過,調整幅度并非一成不變,不同年度有高有低,但總體情況良好。只是不同類型的優撫對象,調整幅度確實存在差異。
就以2024年調整后與2023年的增幅對比為例,1級因戰致殘軍人增長百分之八點五,烈屬增長百分之九點二,參戰退役軍人增長百分之五,帶病回鄉退役軍人增長百分之四點八。由此可見,分類保障、突出重點肯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大家對此怎么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本文系作者綜合公開信息分析,只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或者決策建議,具體政策和信息以官方發布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