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表演藝術家葉琳瑯去世,享年93歲。
看到這條熱搜,熟悉葉琳瑯老師的人表示惋惜,她的一生太讓人敬佩了,與導演丈夫的愛情也讓人動容。
不熟悉她的人則表示,不認識,沒作品。
看到這條評論,心頭有幾分不是滋味,可以說不認識,畢竟年代不同,但要說沒作品,可不敢茍同,葉琳瑯老師一生致力于表演藝術,無論角色大小,她都傾注自己全部的熱情。
對大多數年輕人來說,最熟悉葉琳瑯的作品應該是新版《紅樓夢》里的劉姥姥,她一出來,大家驚呼好貼合表示她就是心目中的劉姥姥,讀《紅樓夢》原著,腦海里浮現的也是她的模樣。
所以當年李少紅導演準備拍新版《紅樓夢》時,她也是第一時間想到葉琳瑯老師,“她就是我心目中劉姥姥的樣子。”
于是葉琳瑯老師成了劉姥姥,當時演這個角色時已是古稀之年,但她沒有因為自己年長就要特殊待遇,在拍攝過程中,她自帶光芒,給青年演員做了很好的榜樣。
尤其是對這個角色而言,是扮丑,會影響自己的形象的,但她絲毫不介意。她曾說過:“我長得不漂亮,沒有那么多漂亮女孩的顧慮,所以不論演好人還是壞人,都能放得開。”
事實上,她謙虛了,年輕時的她說不上驚為天人,但也絕對是漂亮的。
這也就讓人聯想到她在《鐵道衛士》中演的女特務“王曼麗”了。
王曼麗一出場是很質樸的,布鞋素衣短發看起來就像個普通股的女學生,這跟以往熒幕上妖嬈的女特務形象大相徑庭。
但細細看來,她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間都將女特務的陰險毒辣詭計多端秉性躍然于銀幕之上。
也正是因為這種巨大的反差,這個角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比于王曼麗的質樸,在《虎穴追蹤》中的資麗萍表面知書達理,溫文爾雅,實則暗藏心機詭譎多疑。
“劉姥姥”“王曼麗”“資麗萍”,這三個角色放在一起,完全看不出是同一個人扮演的,這得源于葉琳瑯對她們的理解與塑造。
這大概也是導演們都喜歡她的原因,不是很漂亮,但塑造性極強,一人千面,也是觀眾喜歡她的原因,再小的角色都能讓她綻放光芒,成為經典。
當然,一生致力于表演事業的她,作品遠不止這幾個,還有《如此多情》《笑逐顏開》《不該發生的故事》《血色清晨》《霧野》等等。
此外,她還為為《保爾·柯察金》《一仆二主》等三十多部譯制片的主要角色配音,主演過《霓虹燈下的哨兵》等幾十部話劇,你還說她沒有作品。
葉琳瑯老師熱愛表演藝術,一生都在鉆研。
這種專注刻苦的精神是年少時就種下的,她生于南京,從南京明德女子教會學校中學畢業后,本來有去金陵女子大學外語系的學習機會,但她放棄了。
她喜歡表演,她要為自己的夢想努力,于是她考入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電影學校(現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在學校她刻苦用功,各門功課均名列前茅。
畢業后被分到北京電影制片廠演員劇團,1955年調入長春電影制片廠,干了一輩子演員,她常說的一句話是“人各有貌”所以再小的角色,哪怕只有幾個鏡頭,她也從不敷衍。
熒幕上,她塑造形色各異的人物,無論是反面的,還是搞笑的,她都將她們的人生演繹得活靈活現,生活中的她則人如其名,更多的是溫柔優雅,平易近人。
前文我們提到了葉琳瑯老師的愛情,她與丈夫張輝是大學同學,不過因為學校不允許談戀愛,他們只得將對彼此的欣賞與喜歡埋在心底,參加工作后才確定戀愛關系,而后結婚生子一輩子。
張輝先生年輕時非常帥氣,他是軍人出身,奔赴過朝鮮前線榮獲過三等功,回國后進入北電學習,方才與葉琳瑯成了同學,畢業后又被分到同一單位。
兩人志同道合,在藝術上有著共同的追求,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結為夫妻。
用現在時髦的話說,他們是從校園到婚紗的浪漫夫妻,婚后育有兩子,受他們影響,兩個兒子后來也都成了演員。
張輝先生在職業上有兩個身份,作為演員,他演了《董存瑞》《冰山上的來客》《母女教師》《我們村里的年輕人》《太陽剛剛出山》等影片。
作為導演,他執導了《燕青賣線》《元帥與士兵》《狼犬歷險記》《民國特大謀殺案》《不該發生的故事》《以血還血》等影片都非常成功。
葉琳瑯與張輝風風雨雨攜手走過近七十年,他們一起見證過時代潮流的改變,一起經歷了特殊年代的沖擊,吃過了很多苦,相濡以沫一輩子,2023年4月張輝去世,終年91歲。
時隔兩年,葉琳瑯老師也在四月去世,她這是去找老伴相聚了。今天是葉琳瑯老師的告別儀式,一路走好!您的經典形象將永遠被銘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