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4 月 10 日消息,據臺灣地區工商時報報道,惠普、戴爾、宏碁、華碩和聯想等主要個人電腦品牌已通知其供應鏈,暫停所有產地銷往美國的筆記本電腦及相關消費性電子零組件的出貨,為期兩周。
相關業者表示,消費性電子行業 4 月營收前景堪憂,筆記本電腦、手機及網絡通信等供應商首當其沖。目前,臺灣地區業者普遍反映信息混亂,美國海關系統尚未上線,只能靜觀其變,對今年的行業展望趨于保守。筆記本電腦組裝廠正積極與客戶就關稅問題展開討論。
IT之家注意到,市場研究機構 TrendForce 指出,2025 年第一季度服務器、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的出貨量超出預期,主要是因為品牌商為趕在新關稅實施前,提前將產品運往美國。TrendForce 還提到,供應鏈參與者仍在評估如何消化增加的生產成本。
與此同時,臺灣地區的制造商面臨訂單暫停的情況。據報道,包括群光、致伸等電腦周邊設備公司以及視頻監控企業奇偶都已收到來自客戶的暫停發貨通知。奇偶的主要產品包括網絡攝像頭、監控系統和門禁系統,北美是其主要供應地區,占其總出貨量的 65%,其中美國市場占比超過 50%。
鍵盤制造商群光表示,美國客戶大多在觀望,依靠現有庫存來滿足銷售需求。由于群光的大部分產品是主要供應給原始設計制造商(ODM)的零部件,因此并未直接受到關稅影響。該公司稱將密切關注額外關稅的影響,并保持靈活性以滿足客戶需求。
致伸則表示,大多數美國客戶仍在正常下單,只有一個客戶推遲了采購。
在光學和無源元件方面,相關制造商仍在正常發貨。光學制造商 CALIN、BEST 和 JMO 表示,由于光學行業處于供應鏈上游,目前尚未出現訂單取消的情況,發貨也未受影響。
無源元件制造商指出,客戶需求依然穩定,目前尚未就分攤關稅相關成本進行討論。由于無源元件也處于供應鏈上游,且通常是客戶負責將產品運往美國,因此相關關稅由客戶協商并承擔。
盡管很少有無源元件制造商直接向美國市場發貨,但許多供應商仍擔心新關稅可能會引發更廣泛的經濟放緩甚至衰退。
服務器導軌制造商表示,他們正在密切關注關稅的影響,相關討論仍在進行中。不過,據報告指出,關稅負擔可能會由終端客戶、系統制造商和供應商共同分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