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豆的茴字有四樣寫法”,魯迅筆下孔乙己的迂腐說辭,意外寫出了茴香家族的復(fù)雜譜系。廚房里最讓人犯迷糊的“雙胞胎”,非大茴香和小茴香莫屬。當(dāng)菜市場攤主同時遞來兩包褐色顆粒時,許多人都經(jīng)歷過選擇困惑:大茴香和小茴香究竟差在哪里?煮婦們拿著調(diào)料瓶犯嘀咕明明都叫“茴香”,怎么燉肉時放錯就毀了整鍋湯?接下來,菜衛(wèi)衛(wèi)給大家分享大茴香和小茴香的區(qū)別,看完之后別再用錯了!
第一個,科屬不同
先說個冷知識:大茴香和小茴香壓根不是親戚!雖然叫大小茴香,但是它倆卻不是一個科屬。大茴香是木蘭科植物,主要生長在我國南方山區(qū),長在高大的八角樹上,結(jié)出的八角果像八爪魚。小茴香屬于傘形科,種子來自一年生草本植株,北方干旱地區(qū)更適合它生長,植株矮小像芹菜,種子像縮小版的孜然粒。簡單說,一個是樹上的果實(shí),一個是草本的種子,就像熊貓和貓,名字帶“貓”但物種天差地別。
第二個,外觀不同
大茴香呈現(xiàn)標(biāo)準(zhǔn)的星形結(jié)構(gòu),八枚紅棕色的木質(zhì)角瓣呈放射狀排列,直徑約3厘米,表面呈紅棕色,每個角瓣內(nèi)側(cè)平滑油亮。茴香顆粒只有芝麻大小,黃綠色帶細(xì)條紋,捏一把輕飄飄的,整體呈彎曲的新月形。記住這個特征:星形的是大茴香,彎月形的是小茴香。
第三個,氣味不同
捏碎大茴香時味道濃烈沖鼻,掰開能聞到混合著薄荷、焦糖和木質(zhì)香的復(fù)雜氣味。小茴香氣味溫和,帶青草香和淡淡苦味,搓熱后會有類似八角的甜香,但淡得多。廚房小白可以記個竅門:聞著像中藥房的是大茴香,像曬干野菜的是小茴香。
第四個,烹飪不同
懂行的廚子都明白:大茴香是“葷菜殺手”。燉紅燒肉、鹵味必備大茴香,它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耐得住長時間燉煮,1公斤肉類放2顆即可。小茴香適合短時加熱的菜式,專治素菜“寡淡癥”:炒烤肉時,臨出鍋前撒0.5克能提香。新疆烤包子、印度咖喱都離不開小茴香。大茴香粉去膻提鮮,小茴香粒增香解膩。注意:八角整顆使用,小茴香通常磨粉。
第五個,地區(qū)烹飪
大茴香是廣式鹵水的“定海神針”,潮汕老店秘方里必有大茴香沉浮。小茴香卻是西北面食的“靈魂伴侶”,蘭州牛肉面那口清湯,全靠小茴香吊出層次感。更別說印度咖喱里的小茴香粉,地中海腌魚用的大茴香籽。
第六個,保存不同
買回家的香料可別隨手扔灶臺!大茴香含油量高,要用密封罐裝,放陰涼處。如果表面出白霜(莽草酸結(jié)晶),說明保存得當(dāng)。小茴香怕光怕熱,最好分裝冷凍,顏色發(fā)黑就報廢。有個土方法:罐底鋪層生石灰,香料三年不霉。南方阿嬤則喜歡把小茴香密封在陶甕里,底下墊層生石灰防潮。
第七個,替代方案不同
缺大茴香時:桂皮+丁香(2:1混合)勉強(qiáng)替代,草果去籽可頂半顆八角。缺小茴香時:蒔蘿籽減半使用(味道更沖),孜然粒加倍(適合燒烤場景)。注意:大茴香絕不能和莽草(有毒)混淆,購買時數(shù)角數(shù),真八角7-10個角,假貨常超過10個。
冷知識:
1,大茴香樹葉子也能煮出八角味。
2,小茴香嫩葉可涼拌(北方叫“茴香頭”)。
3,大茴香果實(shí)三年才成熟。
4,小茴香花像迷你蒲公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