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0日訊 利津縣以提升質量、注重生態、保障安全為主線,突出地域特色、品質特色和功能特色,持續培育“黃河口灘羊”“中新鴨”等特色畜牧品牌,提升利津畜牧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
近日,由新希望六和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聯合培育的中新白羽肉鴨配套系,這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肉鴨“芯片”進入了“收獲季”,該品種先后入選國家水禽核心育種場、國家水禽良種擴繁推廣基地和國家畜禽種業陣型企業。
“中新鴨商品代具有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率高、抗逆性強等特點,易飼養,成活率比較高。現在是32天到33天出欄,達到5.8斤的體重。再一個是皮脂率很低,在全國皮脂率最低的,適合做鹽水鴨、板鴨等,也適合大的分割。”利津六和種鴨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相奎告訴記者。
經過多年的發展,利津縣依托中科院西北院專家團隊,培育了肉質好、生長快、產羔多、出肉多的雪花肉羊新品種,并聯合國家水禽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侯水生院士,成功培育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新鴨”新品種,打破了國外長期壟斷,填補了我國肉鴨品種的空白。目前,利津縣已建成國家級核心育種場1處,國家級擴繁基地1處,省級核心育種場1處。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以科技創新為引擎,以新品種培育為抓手,推進和服務黃河口灘羊胚胎繁育中心項目建設,有效解決肉羊繁育能力不足的問題。同時,積極與農業農村部遺傳資源委員會對接,邀請專家定期培訓,精準指導,形成科技支撐合力,提高畜禽良種繁育水平,推進全縣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利津縣現代畜牧業發展服務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李清告訴記者。
閃電新聞記者 宋瑞星 陳海濤 東營臺 李漢章 利津臺 李喆 魏鵬程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